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840章 兵智之三《诡道》10 孙膑&虞诩

第840章 兵智之三《诡道》10 孙膑&虞诩(2 / 2)

孙膑和虞诩虽策略相反,但核心逻辑一致:“不硬拼实力,靠‘看透局势+虚实造势+抓隙破敌’,以最小代价扭转被动局面”:

- 因势定策,反向操作:孙膑利用魏军“轻视齐军”的心理,用“减灶”示弱,诱敌轻进;虞诩针对“敌众我寡”的局势,用“增灶”示强,吓退追兵,核心都是“顺着对手心理+反常规操作”;

- 虚实惑敌,模糊判断:通过“灶数增减”制造兵力假象(减灶=士兵逃亡,增灶=援兵到来),让对手无法判断真实实力,做出错误决策;

- 精准控场,抓隙破敌:孙膑预判庞涓行军路线,在马陵设伏,借“点火读数”触发攻击;虞诩先耗散羌军兵力,再用“小弩诱敌+强弩突袭”,最后设伏拦截撤退敌军,都是精准把控时机、高效破敌。

二、核心启示:遇“敌强我弱+局势被动”,别硬扛,用“因势造势+虚实破局”取胜

这种“顺势而为、反向套路”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攻坚、危机处理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遇“巨头轻视+资源不足”:比如面对行业巨头的轻视,自身资源有限,别正面硬刚。像孙膑那样:“故意暴露‘非核心短板’(如减灶),迎合对手的轻视心理,诱使其盲目冒进;暗中布局核心优势(如马陵设伏),在对手薄弱环节设置‘陷阱’;等对手陷入被动,集中资源精准打击,实现逆袭”;

- 商业竞争遇“巨头围剿+实力悬殊”:比如遭遇巨头围剿,自身实力差距大,别慌乱收缩。像虞诩那样:“用‘增灶示强’的假象(如扩大品牌曝光、公布合作意向),让对手误以为你援军已到、实力增强,不敢轻易紧逼;趁机快速整合资源、优化核心业务(如日夜兼程赶路);等对手松懈或分散注意力,再精准发力突破围剿”;

- 职场攻坚遇“他人轻视+任务艰巨”:比如接手的任务被同事轻视,自身人手不足,别消极应付。可以说:“若对手轻视,就故意‘示弱’(如减灶),让其放松警惕,暗中打磨方案;若对手强势围剿,就‘示强’(如增灶),通过展示阶段性成果、寻求领导支持,让对手不敢小觑;抓住关键时机,用‘精准输出’(如强弩突袭)打破质疑,完成任务”;

- 危机处理遇“舆论轻视+负面发酵”:比如品牌负面发酵,却被对手或公众轻视,别被动辩解。可以说:“若舆论轻视,就‘示弱整改’(如减灶),降低舆论敌意,暗中收集正面证据;若遭遇多方围剿式抹黑,就‘示强回应’(如增灶),通过权威背书、数据公示,展示自身实力和整改决心;等舆论节点成熟,精准释放重磅信息,彻底扭转局面”。

简单说就是:“面对敌强我弱、局势被动的情况,硬扛只会耗尽实力。关键是看透局势和对手心理,用‘示弱’或‘示强’的虚实套路迷惑对手,再抓住时机精准发力,用‘智劲’代替‘蛮力’,以最小代价实现破局。”

【原文】孙膑虞诩

魏庞涓攻韩。齐田忌救韩,直走大梁。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兼程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边批:奇计独造。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乱,大败,庞涓自刭。

李温陵曰:“世岂有十万之师,三日之内减至三万,而犹不知其计者乎!”

羌寇武都,迁虞诩为武都太守。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诩军停车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乃发”。羌闻之,乃分钞旁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曰‘行不过三十里’,而令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我寡,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不同也。”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杀伤。明日悉阵其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诩计贼当退,乃潜遣五百余人,浅水设伏,候其走路。虏果大奔,因掩击,大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