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诡道”。
郑公子突:春秋“御戎智将”!凭“精准识敌+诱敌围歼”大破北戎,千古奇策传后世
北戎侵犯郑国,郑庄公率军抵御,却十分担心北戎的军队,说道:“北戎是步兵,我们是战车部队,我怕他们会突然袭击我们!”公子突献计:“您派一批勇猛但不够坚毅的士兵,去试探一下敌军,然后立刻撤退。同时您安排三支伏兵埋伏好等待他们。北戎军队轻敌而且阵型散乱,贪婪又不团结,打赢了就争抢功劳互不相让,战败了就只顾自己逃命互不救援。先头部队看到有战利品可抢,肯定会拼命往前冲;等他们冲进埋伏圈,必然会仓皇逃窜。后面的部队不会来救援,他们就没有后续支援了,到时候我们就能大获全胜!”
郑庄公听从了公子突的计策。北戎的先头部队果然中了埋伏,吓得四散奔逃。祝聃率军追击,从中间穿插分割北戎的军队,前后夹击,把先头部队的北戎士兵全杀了,剩下的北戎军队也彻底溃败而逃。
茅元仪评价说:“自古以来抵御北戎的策略,不过就是这几句话。现在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北戎怎么会不嚣张呢?”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步兵袭扰+战车受限”困局,关键在“精准识敌+诱敌入伏+分割围歼”
公子突能以战车破步兵,核心逻辑是“不与敌军正面硬拼,靠‘看透敌军软肋+诱敌暴露破绽+围歼孤立部队’,以战车的机动性弥补短板,实现高效破敌”:
- 精准识敌,拿捏软肋:看透北戎“轻佻无纪律、贪婪不团结、胜争败逃”的核心弱点,明确其“无协同、难救援”的致命短板;
- 诱敌入伏,制造破绽:用“勇而无刚的士兵试探+假装撤退”的方式,勾起北戎的贪念,引诱其先头部队脱离大部队,独自冲进埋伏圈;
- 分割围歼,断绝后路:趁先头部队被围、后续部队不救援的间隙,用战车穿插分割敌军,前后夹击孤立部队,彻底歼灭后再追击残敌。
二、核心启示:遇“对手灵活+自身受限”,别硬拼,用“抓软肋+诱破绽+快围歼”取胜
这种“以智驭敌、抓弱破局”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攻坚、团队对抗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遇“竞品灵活+自身笨重”:比如竞品反应快、打法灵活,自家企业规模大、决策慢,别盲目跟风。像公子突那样:“精准分析竞品‘贪婪逐利、协同薄弱’的软肋(如只抢短期流量、部门配合差);用‘小额利益诱饵’(如限时优惠、局部市场让利)诱使其单独冒进,脱离核心资源支持;趁其孤立无援时,集中自身优势(如供应链、品牌)快速围歼,抢占其市场份额”;
- 职场攻坚遇“任务零散+资源受限”:比如任务涉及多个零散环节,自身资源有限、难以全面覆盖,别平均用力。可以说:“看透任务中‘关键环节易突破、次要环节难协同’的特点(如竞品软肋);用‘次要资源试探+假装聚焦次要环节’的方式,引诱问题核心暴露(如诱敌);集中核心资源攻克暴露的关键环节,再逐步分割解决零散问题,避免全面发力导致的资源浪费”;
- 团队对抗遇“对手灵活+自身笨重”:比如团队对抗中,对手小而精、反应快,自家团队大而全、转身慢,别正面硬刚。可以说:“摸清对手‘急于求成、配合薄弱’的弱点;用‘小利益诱饵’诱使其核心成员脱离团队单独行动;快速集中己方力量围歼孤立的核心成员,再逐步瓦解对手的整体战力,以‘点破面’实现胜利”。
简单说就是:“面对对手灵活、自身受限的情况,硬拼只会暴露短板。关键是精准抓住对手的核心软肋,用诱饵引诱其暴露破绽,再集中力量围歼孤立的薄弱部分,以‘抓弱、诱破、快歼’的组合拳,高效化解自身劣势、实现破局。”
【原文】郑公子突
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从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
茅元仪曰:“千古御戎,不出数语,今则反是,戎安得不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