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805章 兵智之二《制胜》06 陆逊&陆抗

第805章 兵智之二《制胜》06 陆逊&陆抗(2 / 2)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强敌压境+局势复杂”困局,关键在“稳守待机+精准破局”

父子二人能屡战屡胜,核心逻辑是“不被敌人表象迷惑,靠‘稳守察敌+抓准要害+灵活应变’,以最小代价取胜”:

- 稳守待机,识破诡计:陆逊面对蜀军挑战,识破伏兵诡计,坚守不战;陆抗不急于攻打坚固的西陵城,都是为了等待敌人露出破绽,避免盲目出击受挫;

- 抓准要害,一击制胜:陆逊看透蜀军连营的弱点,用火攻让其首尾不能相顾;陆抗针对性修筑包围圈,既困内敌又御外援,精准拿捏战场核心矛盾;

- 灵活应变,化解危机:陆逊根据蜀军动向调整战术,敲定火攻之策;陆抗得知部下叛逃,连夜调换防守兵力,挫败敌军针对性进攻,快速化解危机。

二、核心启示:遇“强敌环伺+局势多变”,别慌神,用“稳守察敌+精准破局”取胜

这种“以静制动、精准施策”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攻坚、危机处理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遇“竞品强势挑衅+市场多变”:比如竞品频繁推出营销活动、发布新品挑衅,别跟风应对。像陆氏父子那样:“先稳守核心市场,不盲目跟风消耗(稳守待机),暗中观察竞品策略漏洞和市场需求变化(察敌);等到摸清竞品软肋(如供应链短板、产品缺陷),集中资源推出针对性方案(精准破局),一举抢占优势”;

- 职场攻坚遇“任务复杂+突发状况多”:比如接手的项目涉及多方协作,还频繁出现突发问题,别慌乱推进。可以说:“先梳理任务核心目标和潜在风险,不急于启动非关键环节(稳守待机);密切关注协作方动态和问题变化(察敌);针对关键难点和突发状况,快速调整方案,集中资源精准突破(精准破局),确保任务推进不跑偏”;

- 危机处理遇“负面舆情发酵+对手趁机打压”:比如品牌遭遇负面舆情,竞品又趁机发起攻击,别被动回应。可以说:“先冷静梳理舆情真相,不急于辩解(稳守待机),摸清舆情传播路径和对手攻击策略(察敌);针对舆情核心痛点推出补救措施,同时反击对手的恶意打压(精准破局),快速平息危机、稳住局面”。

简单说就是:“面对强敌环伺、局势多变的情况,慌神跟风只会陷入被动。关键是先稳守阵脚,摸清对手虚实和局势变化,再抓准核心矛盾精准施策,灵活应对突发状况,用‘巧劲’代替‘蛮力’,高效取胜。”

【原文】陆逊陆抗

昭烈率众伐吴,自巫峡至夷陵,连营七百余里,而先遣吴班将数千人,平地立营以挑战。吴诸将皆欲击之,陆逊不许,曰:“此必有谲。”坚壁良久。昭烈知计不行,乃引伏兵从谷中出,凡八千人。逊谓诸将曰:“所以不听击班者,正为此也!今而后吾知所以破之矣!”乃敕于暮夜,人各持茅一把,每间一营,辄攻一营,同时火举,首尾不能相救。于是四十余营,一战俱破。

魏文帝闻昭烈树栅连营状,谓群臣曰:“备不知兵,必破矣!岂有七百里连营,而可以拒敌者乎!包原隰险阻以营军者,必为敌擒,此兵忌也!”后七日,而孙权捷书至。以昭烈之老于行间,而识不及曹丕,何也?岂所谓“老将至而髦及之”乎?

昭烈之伐吴,苻坚之寇晋,皆倾国之兵也。然昭烈之谋狡,故宜静以待之;苻坚之气骄,故宜急以挫之。狡谋穷则敌困,骄气挫败敌衰,所以虽众无所用之也。按:淝水之役,苻融攻硖石,坚留大军于项城,自引轻骑八千就之,朱序私于谢石曰:“若秦兵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石从之。

西陵督步阐以城降晋。抗闻,日夜督兵赴西陵,别筑严围,使内可围阐,外可御寇,而不攻城。诸将咸谏曰:“及兵之锐,宜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拔矣。何事于固,而以敝士民之力?”抗曰:“此城甚固,而粮又足,其缮修备御具皆抗所亲规。攻之急未能克,而救且至;救至而无备,表里受敌,何以御之?”诸将犹不谓然。抗欲服众,乃听令一攻,果不利,于是围备始力。未几,晋杨肇帅兵来救。时我军都督俞赞忽亡诣肇。抗曰:“赞,军中旧吏也,知吾虚实。吾尝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来攻,必先此处。”是夜易夷兵,而悉以旧将统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击之,矢石雨下。肇夜遁,抗不追,而但令鸣鼓发喊,若将攻者。肇大溃,引去。遂复西陵,诛阐。

陆逊、陆抗,是父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