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愬:唐代“奇袭战神”!雪夜入蔡州擒元济,凭“示弱藏锋+借力破局”封神
唐宪宗要讨伐叛乱的吴元济,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打了败仗,袁滋接手后也没立下功劳。李愬主动请求一试身手,于是被任命为随唐邓节度使。
当时军队刚遭遇惨败,士气还没恢复,李愬干脆不搞侦察巡逻那一套。有人质疑他,李愬说:“敌人刚适应袁公的宽和作风,我不想惊动他们,让他们提前防备我。”还在军中下令:“天子知道我能忍辱负重,所以把安抚军队的任务交给我,打仗不是我的职责。”(注:这是“能打却装作不能打”的迷惑术)。吴元济那边因为李愬名声不大,果然没把他放在眼里。
李愬性格沉稳坚毅,对士兵特别真诚。叛军来投降,他都听凭其意愿安排;有父母或孤儿没安葬的,就给粮食布匹让他们回去处理,还安慰说:“你们也是朝廷的百姓,别抛弃亲人!”大家都愿意为他卖命。所以叛军盘踞的山川险要、敌军的虚实真假,李愬都摸得一清二楚(注:把敌人看透了,才敢不轻易开战)。
过了半年,李愬知道士兵已经能打仗了,就请求朝廷增兵。之后开始修缮铠甲、操练士兵,先攻下马鞍山,再拿下道口栅,在楂枒山作战取胜,夺取炉冶城、平定青陵城。生擒叛军猛将丁士良后,李愬赏识他的才能,没杀他,还任命为捉生将。丁士良献计:“吴秀琳几千人之所以打不下来,是因为有陈光洽给他出谋划策!我能帮您拿下他!”随后果然擒获陈光洽献上,吴秀琳只好献出文城栅投降。
李愬带着投降的士兵进攻吴房,攻破了外城。出兵时,官吏说:“今天是‘往亡日’,按规矩该避战。”李愬说:“敌人以为我今天不来,正好趁机进攻!”士兵们拼死作战,叛军大败而逃。有人劝李愬趁机拿下吴房,他说:“不行。拿下吴房,敌人就会集中兵力对抗我们,不如留着它分散敌人兵力。”
当初吴秀琳投降时,李愬单枪匹马到营栅下和他谈话,亲自解绑,任命他为将领。吴秀琳给李愬献计:“要打败吴元济,非得到李佑不可。”李佑是叛军的核心猛将,驻守兴桥栅,打仗经常轻松击败官军。李愬趁李佑在野外收割粮草,派史用诚带三百名壮士埋伏在旁边,还让士兵装作瘦弱的农夫要烧粮草。李佑果然轻敌出击,被史用诚活捉回来。
将领们平时被李佑打怕了,都请求杀了他(注:能让众将吃苦头,肯定是有用的人才)。李愬不听,反而把李佑当作贵宾将领。还时常召李佑和另一位叛军降将李忠义,屏退旁人彻夜长谈。军中很多人劝谏不能亲近这两人,李愬却对他们更好,还招募三千名敢死队作为突击队员,亲自训练。
当时从五月到七月一直下雨,军中有人说这是不杀李佑的惩罚(注:纯属无稽之谈),将领官吏们都困惑不解。李愬知道自己没法单独保住李佑,就抱着他哭道:“上天是不想平定叛乱吗?为什么这么多人要阻止我重用他!”于是把李佑戴上刑具送往朝廷,还上书说:“一定要杀李佑的话,就没人能和我一起谋划攻取蔡州了。”朝廷下诏释放李佑,送回李愬身边。李愬立刻让李佑佩剑出入军帐,任命为六院兵马使。李佑接到任命后痛哭流涕,将领们再也不敢说反对的话,攻取蔡州的计划这才最终确定。
冯梦龙点评:不把李佑送往朝廷,非议就不会停止。这和司马懿在祁山请求出战却奉诏停止的套路一样,都是先预料到朝廷不会违背自己的核心诉求,才故意这么做。辛毗持节阻止司马懿出战,让蜀军疲惫;李佑回到李愬麾下,让吴元济被平定。虽然是将领的本事,但君主的支持也很重要。
岳飞平定杨幺,李愬攻克吴元济,没有一个不是借助敌人的人才成功的,这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威信卓着,能牢牢掌控局势。后人随便模仿这种做法,很少有不落入敌人圈套的。岑彭、费祎都死于降人之手,曹操、苻坚都因为降人而兵败:赤壁之战,曹操轻信黄盖的投降而战败;淝水之战,降将朱序图谋归晋,暗中引导晋军打败秦军。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人,尚且如此,能不小心吗?
李愬准备袭击蔡州时,旧规矩是“敢收留间谍的人灭族”,李愬废除了这条规矩,对所有间谍都加以安抚。所以间谍反而会把敌军的实情告诉李愬,让他更清楚敌人的虚实。
冯梦龙点评:
能利用间谍,就不妨收留间谍。但必须先识别间谍,才能利用间谍;必须让百姓不隐瞒间谍的行踪,才能识别间谍;必须恩威并施让百姓信服,才能让百姓不隐瞒间谍。唉,这真是太难了!
最近有个县令,急于消灭盗贼,说盗贼往往在妓院里被抓获,就想把妓女赶出境外,以此清除盗贼的巢穴。如果妓院真的是盗贼聚集的地方,正应该留下它,作为捕快打探消息的渠道。把盗贼赶到境外,和留在境内有什么区别?假如盗贼聚集在百姓家里,难道要把所有百姓都赶走吗?不严格督促捕快办案,反而想让盗贼没有聚集的地方,这真是最拙劣的计策。
当时李光颜作战多次取胜,吴元济率领精锐部队驻守洄曲,对抗李光颜。李愬知道这是可乘之机,就连夜出兵。李佑率领三千突击队员作为前锋,李忠义担任副将,李愬率领中军三千人,田进诚率领后军殿后,从文城栅出发。下令:“向东进军。”走了六十里停下,袭击张柴村,歼灭了驻守的叛军。让士兵稍作休息,再修缮铠甲、磨利兵器,拉开弓箭准备作战。
这时恰逢大雨大雪,天色昏暗,凛冽的寒风刮得旗帜倒下、皮肤开裂,马匹都瑟瑟发抖,士兵们抱着兵器冻死在路上的有十分之一二。张柴村东边,沼泽遍地、道路险峻,大家从来没走过,都以为是要去送死。刚出发时,官吏询问进军方向,李愬说:“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注:语出惊人)士兵们吓得脸色发白,监军使者哭着说:“果然中了李佑的圈套!”但已经跟着李愬出兵,没人敢擅自做主(注:士兵们已经有了必死的决心)。
李愬派轻兵截断桥梁,断绝洄曲和郎山的援军通道。又走了七十里,半夜时分到达悬瓠城,雪下得更大了。城旁边都是鹅鸭池,李愬下令“击打鹅鸭”,用鹅鸭的叫声掩盖军队的动静。吴房、郎山的叛军守军完全没有察觉。李佑等人挖开城墙率先登城,大家跟着他一起冲进去,杀死守门的士兵,打开城门,留下几个人继续敲梆子巡夜,装作和平时一样。
黎明时分雪停了,李愬进入吴元济的外宅。蔡州的官吏惊呼:“城被攻破了!”吴元济还不信,说:“这是洄曲的士兵来要棉衣罢了。”等到听到号令“常侍有令”,才大惊失色:“李常侍怎么会到这里来!”率领亲信登上牙城抵抗。田进诚进军逼近牙城,李愬预料吴元济会向董重质求救,就派人寻访董重质的家人,安抚他们,让他们不要害怕,再写信招降董重质。董重质单枪匹马、穿着白衣前来投降。田进诚放火焚烧南门,吴元济只好请罪,顺着梯子爬下牙城,被关进囚车送往京师。
【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