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750章 语智之二《善言》01 孔子

第750章 语智之二《善言》01 孔子(2 / 2)

集“善言”。

孔子:春秋“委婉劝谏天花板”!一句夸赞劝退暴君,凭“反向赞美”救人命

陈侯修建凌阳台,工程还没完工,就有好几个人因为违反规定被处死。他还抓了三个负责监督工程的官吏,大臣们都吓得不敢劝谏。

正好孔子来到陈国,拜见陈侯后,陈侯带着他一起登上凌阳台参观。孔子走上前,故意称赞道:“这台子太壮观了!陈侯您真是太贤明了!自古以来,圣人修建高台,哪有不杀一个人就能建成这么宏伟的工程呢!”

陈侯听了这话,瞬间沉默不语——他明白孔子是在委婉指责自己修建高台滥杀无辜。没过多久,就派人赦免了被关押的三个官吏。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暴君滥杀+群臣敢谏”死局,关键在“反向赞美+隐性批判”

孔子能靠一句话救人,核心逻辑是“不直接对抗,用‘赞美’的外壳包裹‘批判’的内核,让对方主动醒悟”:

1.以“赞美”破冰,降低抵触情绪:不直接指责“滥杀无辜”,反而夸赞台子壮观、君主贤明,让陈侯放下戒备,愿意听后续的话,避免引发暴君暴怒;

2.用“圣人对比”,隐性点破过错:通过“圣人修台不戮一人”的设定,与陈侯“修台杀人”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不用明说“你错了”,却让陈侯清晰意识到自己的滥杀与“贤明”“圣人”的标准相悖;

3.抓“君主好名”心理,倒逼自我修正:精准拿捏陈侯想当“贤明君主”的心理,用赞美引导他向“圣人”标准看齐,让他主动放弃“滥杀”的行为,既保全了君主颜面,又达到了救人的目的。

二、核心启示:遇“强势者犯错+直接劝谏危险”,别硬刚,用“委婉暗示+价值引导”破局

这种“以赞为谏、以柔克刚”的思路,对现在应对“领导犯错、强势者固执、危险劝谏”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职场遇“领导决策失误,直接指出会得罪人”:比如领导强行推进一个有明显漏洞的项目,导致团队加班还没成效,别直接说“项目有问题”。像孔子那样:“领导您推进项目的魄力真让人佩服,这个项目的方向也特别好(赞美)。要是能优化一下xx环节(比如补充数据支撑),说不定能少走弯路,不用让大家这么辛苦,还能更快出成果,正好契合您高效做事的风格(价值引导)”,用委婉暗示让领导主动调整;

- 生活遇“长辈固执犯错,硬劝会引发争吵”:比如长辈轻信虚假投资,把养老钱投进去,别直接骂“你被骗了”。可以说:“爸妈您想为家里多挣点钱,这份心思太让人感动了(赞美)。不过这个投资看着收益太高了,不如咱们先找专业人士问问,确认没问题再加大投入,这样既能放心赚钱,又不会让辛苦攒的养老钱有风险,多稳妥呀(价值引导)”,用赞美+担忧引导长辈醒悟;

- 合作遇“客户强势坚持错误要求,直接拒绝会丢订单”:比如客户要求的产品方案存在安全隐患,别直接说“方案不行”。可以说:“您提出的方案特别有创意,也很贴合实际使用场景(赞美)。要是能稍微调整一下xx部分(比如优化安全设计),既能保留方案的核心亮点,又能让产品更安全耐用,后续也不会有售后纠纷,反而能提升您的用户口碑(价值引导)”,用委婉建议让客户接受调整。

简单说就是:“面对强势者犯错、直接劝谏有风险时,别硬刚也别沉默。关键是用‘赞美’给对方留足颜面,再通过‘价值对比’‘隐性暗示’让对方主动意识到错误,顺着对方的好胜心、好名心引导其修正行为,既达成目标,又不激化矛盾。”

【原文】孔子

陈侯起凌阳之台,未终,而坐法死者数人。又执三监吏,群臣莫敢谏者。孔子适陈,见陈侯,与登台而观之。孔子前贺曰:“美哉,台乎!贤哉,主也!自古圣人之为台,焉有不戮一人而能致功若此者!”陈侯默然,使人赦所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