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言:明代“平息哗变”智者!三言两语劝退闹事士兵,凭“利害拆解”稳局势
张嘉言在广州担任司理时,海边设有总兵、参将、游击等军官,每个军官手下都有几千名防守士兵,士兵每天能领三分银子的口粮。但参将、游击的士兵每年要长途跋涉外出巡逻,而总兵管辖的士兵,总借口“坐镇防守”从不远行。
每过三五年修船时,参将、游击手下的士兵,每天只能领一半口粮;就算不修船,只要不出巡逻,口粮也会减三分之一,省下的钱都存起来当修船费用。唯独总兵的士兵口粮一分不少,修船时还得另外向民间筹集费用。这种惯例沿袭了很久,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
突然有巡道向军门(军事长官)上报,想以后稍微削减总兵手下士兵的口粮,留存下来当修船费。军门刚好和总兵有矛盾,就仓促同意了。这一下可炸了锅,总兵的士兵们集体哗变,他们知道张嘉言是院道的亲信,能传话,就直接冲到他的大堂前闹事。
张嘉言神色镇定,让手下叫五六名带头的士兵上台阶说明情况。结果所有士兵都跟着往前涌,张嘉言立马呵斥他们退下:“吵吵嚷嚷的,根本没法听人说话!”士兵们只好退下去。当时雨下得很大,士兵们的衣服全湿透了,张嘉言也不管,只让那六个人好好说。
这六个人絮絮叨叨,说以前从来没有减口粮的先例。张嘉言回应:“这事我也知道,但你们完全不出巡逻,上司想削减你们口粮也不奇怪。你们想不减也可以,不过这对你们未必是好事。”
他话锋一转:“从现在起,上司要是让你们和参将、游击的士兵每年轮流外出巡逻,你们能不去吗?要是去了,你们就得按参将、游击士兵的标准,口粮减半!”(用坏处吓唬他们)“你们现在争着保住的口粮,到时候根本轮不到你们享,反而会被来替换你们的参将、游击士兵得到。”
接着又给他们指好处:“为啥不听从稍微减一点口粮?这样你们每年还能继续当‘大将军手下的兵’,不用外出巡逻,多划算!”(用好处吸引他们)“你们好好想想!”
这六个人低头说不出话,只恳求:“希望大人帮忙转达,体恤我们的难处。”张嘉言问:“你们叫什么名字?”几个人互相看着不敢说。张嘉言骂道:“你们不说名字,上司问我‘谁来跟你告状’,我怎么回答?尽管说,我自有安排。”六人才各自报了姓名,张嘉言记下后说:“你们回去转告其他人:这事我会处理,绝对不许再闹事!要是你们还敢哗变,你们六个人的名字都在这,上司会把你们砍头的!”
六个人吓得脸色发白,连连点头退下。后来商议决定,每个士兵每月减一钱银子的口粮,士兵们居然再也没闹事。
冯梦龙点评: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好处和坏处分得清清楚楚,听的人自然就气消了、心里也顺了。凡是因为削减开支而引发动乱的,都是处理方式不当造成的。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士兵哗变”困局,关键在“情绪降温+利害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