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明朝“顶级智囊”!借宦官张永之力,精准策划扳倒刘瑾
杨一清(谥号文襄)和宦官张永一起率军征讨安化王。杨一清在军营中谈到大宦官刘瑾专权乱政的事,用严重的后果触动张永(旁边批注:可惜他当时具体说的话没流传下来)。随即从袖子里拿出两份奏疏,一份说的是平定安化王叛乱的事,另一份讲的是刘瑾图谋内乱的阴谋。
杨一清叮嘱张永:“你班师回朝拜见皇上时,先呈上平定宁夏叛乱的奏疏。皇上肯定会向你询问详情,你就假意说‘请皇上屏退左右,我有密事禀报’,然后再呈上揭发刘瑾内乱的奏疏。”
张永担心地问:“要是这事没办成,怎么办?”杨一清说:“别人说这话,成不成不好说,但你说肯定能成。不过你说的时候,得有条理、有依据。万一皇上不信你,你就磕头请求皇上立刻召刘瑾来,没收他的兵器,再劝皇上登城查验刘瑾是否谋反,你就说‘如果刘瑾没有反状,就把我杀了喂狗’,然后再磕头痛哭。这样皇上必定会大怒,严惩刘瑾。”
他接着说:“刘瑾一被诛杀,你肯定会被重用,到时候就能彻底纠正刘瑾的恶行。历史上的吕强、张承业,再加上你,就是千年来三位为国除奸的宦官!但你必须在得到皇上许可后立刻行动,一刻都不能耽误!”
张永听后激动地说:“我这条老命,就算豁出去也要报答皇上!”后来张永入朝拜见皇帝,完全按照杨一清的计策行事,事情果然成功了。
刘瑾刚被捆绑时,皇帝下旨把他贬为南京奉御。刘瑾趁机呈上一张白帖,哀求皇上给一两件破旧衣服遮体。皇上心生怜悯,下令赐给他一百件旧衣服。张永得知后十分害怕,赶紧和内阁大臣商量,让监察官员弹劾刘瑾。
可弹劾的奏疏里牵连了很多依附刘瑾的大臣。张永拿着奏疏来到左顺门,对那些言官说:“刘瑾当权时,我们这些亲近皇上的人都不敢说话,何况你们这些官员?现在只治刘瑾一个人的罪,别动摇人心!你们把这份奏疏拿回去,赶紧修改,只弹劾刘瑾一人!”修改后的奏疏呈上后,刘瑾被依法处死,最终只牵连了文官张彩一人、武官杨玉等六人而已。
冯梦龙点评:除掉刘瑾、后来除掉江彬,大多依靠了张永的力量。如果全靠朝廷外的官员,肯定成不了事。张永不想牵连太多人,更显见识深远。但如果不是杨一清的智慧远超张永,张永也不会被他所用。唉!这就是杨一清被称为“智囊”的原因啊!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扳倒权宦,关键在“选对盟友+谋定策略+控局收网”
杨一清能精准除掉刘瑾,核心逻辑是“借势借力、步步为营”的顶级谋略,可拆解为三层:
1.精准择友:锁定“有实力+有动机”的核心盟友
他看透张永的特质——身为宦官,有机会亲近皇帝(有实力),且与刘瑾存在权力竞争(有动机)。选择张永作为突破口,避开了外廷官员“难以触达皇帝”的短板,为计策落地找到了关键执行人,这是成功的基础。
2.精密布局:设计“环环相扣”的行动策略,确保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