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智部总序》:智慧是根,谋略是刃,二者相生方破万难
冯梦龙说:智慧,是谋略产生的根本;谋略,是智慧的灵活转化与落地手段。
没有智慧却空谈谋略,就像提线木偶般花样百出,只能让人看个热闹,对解决实际问题毫无用处。有智慧却不懂用谋略,就像那些自吹自擂的车夫、船夫——吹嘘自己握缰绳像捻细线般轻松,划船像风一样迅猛,平原洼地、关卡渡口都能轻松掌控,可一旦遇上羊肠小道、太行险山,或是惊涛骇浪的险滩,立马束手无策、呼天喊地,最后不翻车沉船的,几乎没几个。
你看,尺蠖遇危险会收缩身体,昆虫到冬天会蛰伏冬眠,麝鹿被追捕时会咬断肚脐(舍弃麝香逃生),蟒蛇会故意露出伤口(伪装虚弱迷惑敌人),这些都是生物求生的谋略。连动物都懂得用智慧施展谋略,更何况人呢?
老子(李耳)西行教化胡人,大禹进入不穿衣服的部落就脱下自己的衣服,孔子参与“猎较”(古代打猎后分配猎物的仪式),散宜生(周文王大臣)为救文王向商纣王行贿,仲雍(周太王次子)到江南后剪断头发、在身上刺花纹,光着身子作为装饰——不懂的人会说:圣贤的智慧,也有不够用的时候。懂的人却明白:圣贤的谋略,从来不会陷入困窘。
委婉迂回而不硬来,这叫“委蛇”;隐藏真实意图不外露,这叫“谬数”;灵活机变却不偏离本质,这叫“权奇”。不懂得委婉,就会被外物阻碍;不懂得隐藏,就会被外物颠覆;不懂得机变,就会被外物困住。
唉!谋略真是太神奇了,而智慧也在谋略的运用中,达到了极致!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智与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冯梦龙对“智”与“术”的关系,构建了清晰的核心逻辑,可拆解为三层:
1.智为体,术为用:智慧是根基,谋略是手段
智慧是产生谋略的源头,没有智慧的支撑,谋略就是空洞的花架子;而谋略是智慧的落地方式,只有智慧没有谋略,智慧就无法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者是“根本”与“变现”的关系,缺了谁都成不了事。
2.万物皆用术,人更需善用:谋略是生存与破局的必备能力
从昆虫到野兽,都懂得用“收缩、蛰伏、舍身”等谋略求生,人面对更复杂的处境,更需要借助谋略应对——谋略不是“阴谋诡计”,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的处事方法,是智慧的具体体现。
3.术有三态,适配不同场景:委婉、隐藏、机变是谋略的核心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