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高宗突然下了道手诏:“如果敌人不退,就解散文武百官。”陈康伯当场把诏书烧了,然后才上奏:“百官解散了,陛下就成孤家寡人了!”高宗这才坚定抗敌的决心,陈康伯趁机劝他亲征。
冯梦龙点评:在王朝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总有敢站出来的“硬核大佬”——周瑜怼翻劝降派,在赤壁烧垮曹操八十万大军;寇准硬拽着皇帝亲征,逼退契丹;陈康伯烧诏书断退路,稳住南宋江山。这三人,堪称“挽狂澜于既倒”的天花板级人物。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临危不乱,抓准“破局关键”
周瑜、寇准、陈康伯能在亡国边缘力挽狂澜,三人挽局的核心都抓住了两个关键:
1.戳破“逃跑投降”的幻象,坚定核心决策者的信心:面对曹操、契丹、金的威胁,当时朝堂主流都是“逃”或“降”,三人都先打破这种消极心态——周瑜分析曹操的致命弱点,寇准痛斥逃跑的危害,陈康伯烧诏书断退路,让孙权、宋真宗、宋高宗彻底放弃侥幸心理,坚定抗敌决心;
2.找准战局\/政局的“命门”,用关键行动扭转态势:周瑜抓住曹操军队的四大软肋,以少胜多;寇准深知“皇帝亲征是提振士气的关键”,哪怕硬拽也要让皇帝渡河;陈康伯明白“百官散则人心散”,用烧诏书的极端方式稳住局面,本质都是“抓核心矛盾,用果断行动破局”。
这就像企业面临破产危机、团队遭遇重大挫折时,不能被恐慌裹挟着“躺平”或“逃避”,要先稳住核心决策者的信心,再找准问题关键,用精准行动打破僵局,本质是“临危不乱+抓准要害+果断执行”的挽局逻辑。
二、核心启示:遇“绝境危机”,别慌别逃,用“稳心+抓核+硬干”破局
三位大佬的挽局思路,放到现在应对企业危机、团队困境、人生绝境都超实用:
- 企业遇“生存危机”:若公司面临倒闭风险,别忙着裁员跑路,先稳住核心管理层的信心,分析危机根源(如资金链、市场竞争),找准破局点(如融资、转型),集中资源all 关键行动,而不是被恐慌牵着走;
- 团队遇“重大挫折”:若项目失败、团队士气低落,别陷入自我否定,先明确“士气是破局第一步”, leader要带头稳住心态,找到挫折的核心原因(如策略错误、资源不足),针对性调整,用小的胜利重建信心;
- 人生遇“绝境困境”:若生活、事业陷入谷底,别逃避摆烂,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摒弃“放弃”的念头,找到能改变现状的“关键变量”(如提升技能、链接新资源),果断行动,哪怕是“孤注一掷”,也比坐以待毙强。
简单说就是:“遇到能压垮人的绝境,别慌别逃别躺平。先稳住自己和核心关键人的心态,找准破局的核心点,然后硬着头皮干到底,才能把局面从悬崖边拉回来。”
【原文】周瑜寇准陈康伯
曹操既得荆州,顺流东下,遗孙权书,言“治水军八十万众,与将军会猎于吴”。张昭等曰:“长江之险,已与敌共,且众寡不敌,不如迎之。”鲁肃独不然,劝权召周瑜于鄱阳。瑜至,谓权曰:“操托名汉相,实汉贼也。将军割据江东,兵精粮足,当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又今盛寒,马无藁草;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险,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瑜请得精兵五万人,保为将军破之!”权曰:“孤与老贼誓不两立!”因拔刀砍案曰:“诸将敢复言迎操者,与此案同!”竟败操兵于赤壁。
契丹寇澶州,边书告急,一夕五至,中外震骇。寇准不发,饮笑自如。真宗闻之,召准问计。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边批:大言。愿驾幸澶州。”帝难之,欲还内。准请毋还而行,乃召群臣议之。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准曰:“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奈何弃庙社远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乃决策幸澶州。准曰:“陛下若入宫,臣不得到,又不得见,则大事去矣!请毋还内。”驾遂发。六军、有司追而及之。临河未渡,是夕内人相泣。上遣人瞷准,方饮酒鼾睡。明日又有言金陵之谋者,上意动,准固请渡河,议数日不决。准出见高烈武王琼,谓之曰:“子为上将,视国危不一言耶?”琼谢之。乃复入,请召问从官,至皆默然。上欲南下,准曰:“是弃中原也!”又欲断桥因河而守,准曰:“是弃河北也!”上摇首曰:“儒者不知兵!”准因请召诸将,琼至,曰:“蜀远,钦若之议是也。上与后宫御楼船,浮汴而下,数日可至。”众皆以为然,准大惊,色脱。琼又徐进曰:“臣言亦死,不言亦死,与其事至而死,不若言而死。边批:此举全得高公力,上所信者,武臣也。今陛下去都城一步,则城中别有主矣。吏卒皆北人,家在都下,将归事其主,谁肯送陛下者?金陵亦不可到也!”准又喜过望,曰:“琼知此,何不为上驾?”琼乃大呼“逍遥子”,准掖上以升,遂渡河,幸澶渊之北门。远近望见黄盖,诸军皆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气夺,来薄城,射杀其帅顺国王挞览。敌惧,遂请和。
按:是役,准先奏请:乘契丹兵未逼镇、定,先起定州军马三万南来镇州,又令河东兵出土门路会合,渐至邢、洺,使大名有恃,然后圣驾顺动。又遣将向东旁城塞牵拽,又募强壮入虏界,扰其乡村,俾虏有内顾之忧。又檄令州县坚壁,乡村入保,金币自随,谷不徙者,随在瘗藏。寇至勿战,故虏虽深入而无得。方破德清一城,而得不补失,未战而困。若无许多经略,则渡河真孤注矣。
金主亮南侵,王权师溃昭关,帝命杨存中就陈康伯议,欲航海避敌。康伯延之入,解衣置酒。帝闻之,已自宽。明日康伯入奏曰:“闻有劝陛下幸海趋闽者,审尔,大事去矣!盍静以待之?”一日,帝忽降手诏曰:“如敌未退,散百官。”康伯焚诏而后奏曰:“百官散,主势孤矣!”帝意始坚,康伯乃劝帝亲征。
迟魏之帝者,一周瑜也;保宋之帝者,一寇准也;延宋之帝者,一陈康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