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小吏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况钟却叹息说:“这本来就是太守的责任,一个小吏怎么承担得起呢!”奏折上报后,朝廷只给了况钟罚俸禄的处分。
况钟对待下属能做到这样,难怪他能树立威严,却没人怨恨他。要是换成现在的人遇到这种事,就算是自己的错,还想推给下属,更何况愿意替别人承担过错呢?况钟的品格,从此之后再也没人能比得上了!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治理与管理的终极智慧——“刚柔并济+恩威两施”
黄盖和况钟能彻底整顿地方、收服人心,核心靠的是两套组合拳:
1.对“奸猾之徒”:先示弱蓄力,再雷霆出击:面对难以管束的群体,不急于硬碰硬,先通过“藏拙”降低对方警惕,暗中收集证据、摸清底细,等时机成熟再精准打击,用威慑力树立规则;
2.对“下属同僚”:该威严时绝不手软,该担当时分毫不推:况钟既有摔死贪腐胥吏的狠辣,也有替小吏背锅的担当。威严让下属不敢违法,担当让下属真心信服,两者结合,才能做到“威行而无怨”。
这就像现在的管理:面对刺头员工,先别急着打压,摸清情况再出手;对待团队成员,既要用规则约束行为,也要在关键时刻展现担当,这样才能打造有战斗力又有凝聚力的团队。
二、核心启示:管理\/处世,要学会““藏与露”“刚与柔”的平衡”
黄盖和况钟的智慧,放现在职场管理、为人处世中都超实用:
- 新官上任\/新入团队:先“藏”后“露”:刚到新岗位,别急于展现能力、推行改革,先观察情况、熟悉规则,等站稳脚跟再逐步发力,避免一开始就树敌过多;
- 治理顽疾\/对付刺头:“引蛇出洞+精准打击”:面对团队里的不良风气或难管的人,别正面硬刚,先假装默许,让问题充分暴露,再抓住关键证据果断处理,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 做管理\/当领导:“威”与“恩”要兼顾:既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对违规者严肃处理,树立权威;也要在下属犯错但非恶意时,适当包容担当,让下属感受到温度,这样才能赢得人心。
简单说就是:“不管是管理还是处世,别一味强硬或软弱。该藏的时候藏住锋芒,该露的时候果断出手;该威严的时候绝不手软,该担当的时候主动扛责,才能把事做好、把人收服。”
【原文】黄盖况钟
黄盖尝为石城长。石城吏特难检御,盖至,为置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得官,不谙文吏事。今寇未平,多军务,一切文书,悉付两掾,其为检摄诸曹,纠摘谬误。若有奸欺者,终不以鞭朴相加!”教下,初皆怖惧恭职。久之,吏以盖不治文书,颇懈肆。盖微省之,得两掾不法各数事,乃悉召诸掾,出数事诘问之。两掾叩头谢,盖曰:“吾业有敕:终不以鞭朴相加。不敢欺也!”竟杀之。诸掾自是股栗,一县肃清。
况钟,字伯律,南昌人,始由小吏擢为郎,以三杨特荐为苏州守。宣庙赐玺书,假便宜。初至郡,提控携文书上,不问当否,便判“可。”吏藐其无能,益滋弊窦。通判赵忱百方凌侮,公惟“唯唯”。既期月,一旦命左右具香烛,呼礼生来。僚属以下毕集。公言“有敕未宣,今日可宣之。”内有“僚属不法,径自拿问”之语。于是诸吏皆惊。礼毕,公升堂,召府中胥,声言“某日一事,尔欺我,窃贿若干,然乎?某日亦如之,然乎?”群胥骇服。公曰:“吾不耐多烦!”命裸之,俾隶有力者四人,舁一胥掷空中,立毙六人,陈尸于市。上下股栗,苏人革面。
盖武人,钟小吏,而其作用如此。此可以愧口给之文人、矜庄之大吏矣!王晋溪云:“司衡者,要识拔真才而用之。甲未必优于科,科未必皆优于贡,而甲与科、贡之外,又未必无奇才异能之士。必试之以事,而后可见。如黄福以岁贡,杨士奇以儒士,胡俨以举人,此皆表表名臣也。国初,冯坚以典史而推都御史,王兴宗以直厅而历布政使。唯为官择人,不为人择官,所以能尽一世人才之用耳。”
况守时,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