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466章 察智之二《诘奸》53 慕容彦超

第466章 察智之二《诘奸》53 慕容彦超(1 / 2)

慕容彦超:五代“贪作精”的作死之路!抓假银骗子有一手,自己造假把命送

五代时期的慕容彦超,当泰宁节度使时是个出了名的财迷,为了搂钱,特意在辖区开了家当铺放高利贷。

有个胆大包天的家伙,用假银子去当铺抵押借钱,当铺的人过了好久才发现不对劲。慕容彦超得知后,没声张,反而偷偷教手下:“半夜在仓库墙上挖个洞,把里面的金银珠宝全转移走,就说仓库被盗了。”

接着他贴出告示,跟老百姓说:“之前在当铺抵押过东西的,赶紧来登记,官府照价赔偿。”老百姓一听有钱拿,扎堆来申报,那个用假银抵押的家伙也凑过来,当场就被认出来了。

按理说抓到骗子就该收手,可慕容彦超贪念上来了——不仅没罚那个骗子,还把人关在密室里,让他教十几个手下做假银。他们用铁做芯,外面裹一层银皮,这种假银被称作“铁胎银”,专门用来坑人敛财。

冯梦龙点评:用计抓假银骗子,确实有点小聪明;可自己带头造假,就是纯纯的作死了!

后来后周的军队围攻城池,慕容彦超急了,从仓库里搬出那些“铁胎银”想犒劳士兵。结果士兵们一看就炸了:“这破玩意儿是铁芯假银!”没人愿意为他卖命。慕容彦超走投无路,最后只能自杀。

这事儿简直是“小聪明毁一生”的经典反面教材——耍小聪明占便宜一时爽,可把歪心思用到贪财上,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管理智慧】

慕容彦超的“聪明”,全用在了歪路上。

慕容彦超的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他的“聪明”和“愚蠢”就差了一个贪念:

他抓骗子时的思路确实够活——不挨个排查找假银,反而用“赔偿”当诱饵,让骗子主动现身,这招“引蛇出洞”算有点脑子;但他后续的操作直接突破底线——看到假银能敛财,就把“抓骗子”变成“学骗术”,把小聪明彻底变成了贪腐的工具。

他以为“铁胎银”能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却忘了军队是守城的根本。关键时刻用假银糊弄士兵,不仅寒了军心,还彻底断了自己的退路。说到底,不是他不够聪明,是贪念把他的“聪明”变成了送命的“蠢招”。

一、核心逻辑:“小聪明”和“真智慧”的区别,全在“底线”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