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物致知:掌握事物本质规律
马血沾刀后煅烧变青、牛对仇人有本能反应、红油伞过滤光线显伤痕,这些都是事物的固有属性和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就能从无迹中寻有迹,从反常中找真相;
2.经验沉淀:弥补规律认知的盲区
常规验伤方法失效时,老吏的经验成了破局关键。很多未被总结为“规律”的生活技巧,往往藏在实践经验里,能解决书本知识无法应对的难题;
3.规律与经验结合:断案的最优解
李复亨用“格物”断案,老吏用“经验”补位,两者相辅相成。规律让断案有章可循,经验让断案更灵活高效,结合起来才能应对各种复杂案件。
这就像现在破案,既需要运用法医鉴定、物证分析等科学规律(格物),也需要依靠刑警多年积累的办案经验,两者结合才能快速破解疑难案件。
二、核心启示:遇“难寻线索\/复杂问题”,别乱撞,要“靠‘规律+经验’找突破”
这些案例的思路放现在超实用,生活、工作中遇到复杂问题都能用:
- 生活遇“难辨真伪\/找线索”
比如怀疑买到假酒,除了看包装,还可以用“水检法”(真酒与水混合后清澈,假酒易浑浊)——这是利用酒精与水的融合规律;要是家里的木地板出现划痕却找不到原因,可回忆平时家具摆放、家人活动习惯(经验),结合木材受力易留痕的规律,锁定划痕来源。
- 职场遇“项目瓶颈\/难题攻坚”
比如做市场推广效果不佳,可先分析“用户行为规律”(如目标用户活跃时间、偏好内容),再结合过往推广的成功经验(如哪种渠道转化率高),调整策略突破瓶颈;要是技术研发遇到难题,既需钻研技术原理(规律),也可借鉴行业内类似项目的经验,找到解决方案。
- 应对“无迹可寻的疑难事”
比如衣服上沾了不明污渍洗不掉,可根据污渍的颜色、质感(如油性污渍易溶于酒精,水性污渍易溶于水)判断成分,再用对应清洁剂清洗——这是利用物质溶解规律;要是找不到丢失的细小物品(如耳环),可回忆最后佩戴的场景、活动路线(经验),结合物品易掉落的位置规律(如沙发缝、地毯下),精准寻找。
简单说就是:“遇到找不到头绪的复杂问题,别盲目尝试。先想想相关的事物规律,再结合过往的经验教训,两者结合着找突破点,很多看似无解的难题,其实都能迎刃而解。”
【原文】李复亨
李复亨年八十登进士第,调临晋主簿,护送官马入府,宿逆旅,有盗杀马。复亨曰:“不利而杀之,必有仇者!”尽索逆旅商人过客。同邑人橐中盛佩刀,谓之曰:“刀蔑马血,火煅之则刃青。”其人款伏,果有仇。以提刑荐迁南和令,盗割民家牛耳。复亨尽召里人至,使牛家牵牛遍过之,至一人前,牛忽惊跃,诘之,乃引伏。
煅刀而得盗,所以贵格物也。然庐州之狱,官不能决,而老吏能决之,故格物又全在问察。太常博士李处厚知庐州县,有一人死者,处厚往验,悉糟胾灰汤之法不得伤迹。老书吏献计: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以水沃尸,其迹必见。如其言,伤痕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