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426章 察智之二《诘奸》13 陈懋仁

第426章 察智之二《诘奸》13 陈懋仁(2 / 2)

2.实物验证是戳穿谎言的关键:仅凭逻辑推断不足以让对方认罪,找到能复刻“伪证”的实物(千里急),通过模拟实验还原造假过程,形成无法辩驳的铁证,才能让说谎者彻底服软。

这就像现在遇到“有人伪造摔伤索赔”的情况,先看伤口是否符合摔伤的生理特征(如擦伤应有表皮破损、淤青应有扩散痕迹),再通过模拟现场环境验证伤口是否可能由“声称的原因”造成,就能轻松判断是否造假。

二、核心启示:遇“可疑证据\/谎言抵赖”,别盲从,要“靠‘常识判断+实证验证’辨真相”

陈懋仁的思路放现在超实用,生活、职场中识别伪造证据、拆穿谎言都能用:

- 生活遇“伪造伤情\/索赔骗局”

比如有人声称被你撞伤,身上有“伤痕”却拒绝去医院检查。先观察伤痕:如果颜色均匀、边缘清晰,且没有肿胀、疼痛反应,可能是用颜料伪造的;可以提议去医院做专业鉴定,或用酒精擦拭“伤痕”(颜料会掉色),一旦对方抗拒,大概率是骗局。

- 职场遇“伪造业绩\/数据造假”

比如同事上报的项目数据看似漂亮,却与实际业务进展不符。先用行业常识判断:数据增长是否符合市场规律,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再找实际证据验证,比如核对客户合同、查看项目进度记录,一旦发现数据与实际情况矛盾,就能戳穿造假。

- 识别“伪造物品\/虚假证明”

比如收到一份“权威机构证明”,却怀疑其真实性。先看证明的格式、公章是否符合规范(如公章是否清晰、是否有防伪标识);再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如拨打机构电话查询证明编号),用实证验证真伪,避免被虚假证明欺骗。

简单说就是:“遇到可疑的证据或说辞,别轻易相信。先用基本常识判断是否合理,再找实物或实际证据去验证,只要不符合常识、经不起实证检验的,大概率是谎言或伪造的。用知识和证据说话,才能不被忽悠。”

【原文】陈懋仁

陈懋仁《泉南杂志》云:城中一夕被盗,捕兵实为之。招直巡两兵,一以左腕、一以胸次,俱带黑伤而不肿裂,谓贼棍殴,意在抵饰。当事督责司捕,辞甚厉。余意棍殴处未有不致命且折,亦未有不肿,且裂者,无之,是必赝作。问诸左右曰:“吾乡有草可作伤色者,尔泉地云何?”答曰:“此名‘千里急’。”余令取捣碎,别涂两人如其处,少焉成黑。以示两兵,两兵愕然,遂得奸状。自是向道绝,而外客无所容也。

按《本草》:千里急,一名千里及,藤生道旁篱落间,叶细而厚,味苦平,小有毒,治疫气结黄症蛊毒,煮汁服取吐下,亦敷蛇犬咬,不入众药。此草可染肤黑,如凤仙花可染指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