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372章 察智之一《得情》01 唐朝某御史

第372章 察智之一《得情》01 唐朝某御史(1 / 2)

《得情》篇开篇语:

“得情”四句:古代“真相洞察口诀”,用现代话讲透 “看清本质”的重要性

咱们先把这四句“得情”口诀,翻译成当下好懂的话,再拆透背后的逻辑——其实每一句,都在说“看清真相” 有多难,又有多重要:

一、“口变缁素,权移马鹿”:有人靠嘴颠倒黑白,有权就敢指鹿为马

“缁”是黑色,“素”是白色,“口变缁素”就是“用嘴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权移马鹿”更直接,就是“有权有势的人,敢把鹿硬说成马,逼你认账”。

放到现在就是:有人靠花言巧语歪曲事实(比如商家把劣质产品吹成“顶配”),有权者甚至能篡改真相(比如职场里领导为了甩锅,硬把你的功劳说成别人的)——这就是 “真相被掩盖”的常见困境。

二、“山鬼昼舞,愁魂夜哭”:谎言横行像鬼怪乱跳,受冤者只能暗中哭诉

“山鬼昼舞”不是真的有鬼,是说“虚假的东西堂而皇之摆上台面,像鬼怪白天出来蹦跶一样扎眼”;“愁魂夜哭” 是说“被冤枉、被蒙蔽的人,只能在暗地里发愁、哭诉,没人知道真相”。

比如网上谣言传得满天飞,明明是假消息却被大量转发;还有人被误会、背黑锅,却没机会解释,只能自己委屈—— 这就是“真相缺席”时的惨状。

三、“如得其情,片言折狱”:一旦摸清实情,一句话就能断清事

“得情”就是“抓住真相、摸清实情”,“片言”是 “一两句话”,“折狱”是“断案、解决问题”。意思是:只要搞懂了事情的本质,不用啰嗦,一两句话就能把问题解决。

就像职场里遇到纠纷,大家吵了半天没结果,可一旦有人拿出关键证据(比如聊天记录、工作记录),说清 “谁该负责”,立刻就能平息争议;或者生活里的误会,只要有人点破“其实是这么回事”,瞬间就能解开疙瘩——这就是 “得情”的力量。

四、“唯参与由,吾是私淑”:只服孔子的弟子曾参、仲由,我要以他们为榜样

“参”是曾参,“由”是仲由(子路),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明辨是非、洞察实情”着称;“私淑”是“没正式拜师,却暗自以对方为榜样学习”。

冯梦龙这句话是表态度:在“得情”这件事上,他只佩服曾参、仲由,要学他们那样,不被表象迷惑,总能抓住事情的真相——这也是在强调“得情”不是天生的,而是能通过学习培养的能力。

四句话串起来,就是“得情”的完整逻辑

先讲“真相有多容易被掩盖”(口变缁素、权移马鹿),再讲“没真相有多惨”(山鬼昼舞、愁魂夜哭),接着说“抓住真相有多管用”(如得其情、片言折狱),最后表“要向谁学这种能力”(唯参与由、吾是私淑)——核心就一个:“得情”(看清真相)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再乱的局,只要摸清实情,就能轻松破。

【管理智慧】

一、核心启示:想拥有“得情”能力,别被表象骗,要 “抓关键、找实据”

放到现在,培养“得情”能力其实很简单,比如:

- 遇到“颠倒黑白”:别光听别人说,找实据(比如合同、记录)——商家吹产品好,就查质检报告;领导甩锅,就拿工作流程记录,真相一摆,谎言自破;

- 遇到“纠纷误会”:别跟着吵架,先问“核心矛盾是什么”——朋友闹别扭,别听双方抱怨,先搞清楚“到底因为哪件事”;同事争执,先看“谁的做法符合规则”,抓住核心,一句话就能理清;

- 遇到 “谣言传言”:别盲目转发,先核实来源—— 网上说“某食物有毒”,就查权威机构(比如卫健委)的声明;听说“某人出事”,就找可靠信源,不被虚假信息带偏。

简单说就是:“得情”不是靠“猜”,是靠“查”和 “抓重点”。只要不懒、不慌,先找实据、再抓核心,谁都能拥有“一句话破局”的洞察能力。

【原文】

口变缁素,权移马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