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353章 明智之四《经务》32 陈懋仁

第353章 明智之四《经务》32 陈懋仁(2 / 2)

可官员们为啥不办?一是 “嫌麻烦”—— 修兵器、提火药要费心思监督,不如直接报损耗、买新的省事;二是 “怕断财路”—— 士兵靠虚报损耗吃空饷,官员或许也有利益牵扯,真把资源盘活了,反而断了 “灰色收入”。最后只能让好方案烂在纸上,军需变废品。

一、核心逻辑:破解 “军需浪费 + 百姓负担重”,别 “一刀切报损”,要 “分类盘活 + 以省抵征”

陈懋仁能想出这套方案,关键是跳出了 “坏了就扔、缺了就买” 的固定思维,用两个核心动作解决问题:

资源分类盘活:不把 “败铁”“湿火药” 当整体废品,而是拆分 “能用的” 和 “不能用的”,能用的修、不能用的改,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省去买新的钱;

节省资金循环:把省下来的钱抵下一年的征税,不是 “省了钱就存着”,而是直接减轻百姓负担,形成 “盘活资源→省军费→纾民力” 的良性循环。

这就像现在企业处理 “旧设备”,不直接报废,而是拆零件修能用的、改造成简易工具,省下来的采购费用来给员工发福利 —— 既不浪费,又能双赢。

二、核心启示:遇 “资源浪费 + 成本高”,别 “简单弃置”,要 “拆分盘活 + 关联减负”

陈懋仁的思路放到现在也超实用,比如这些场景:

企业旧设备处理:公司有大批旧电脑、旧打印机,别直接卖掉或堆仓库。可以拆分能用的零件(比如硬盘、内存条)修其他设备,实在不能用的外壳熔铸成简易办公用品(比如文件架);省下来的采购费,用来抵扣员工的办公耗材补贴,既降成本又让员工受益;

社区旧物资利用:社区有很多居民捐的旧家具、旧家电,别只当 “二手货” 低价卖。能用的家具修后给社区活动室用,旧家电拆零件备用;卖废品的钱,用来抵扣社区的保洁费、绿化费,减少向居民收的管理费;

学校旧教具改造:学校有旧的实验器材、旧课桌,别直接淘汰。实验器材修后继续用,旧课桌拆木板改造成图书角的书架;省下来的采购费,用来补贴学生的教材费或活动经费,减轻家长负担。

简单说就是:“遇到‘看似没用的资源’,别一扔了之。先拆分‘有用部分’和‘无用部分’,有用的修了用、改了用,省下来的钱再关联到‘减负’上 —— 不管是减民负、减员工负担,还是减居民负担,都能让‘盘活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原文】陈懋仁

陈懋仁云:泉州库贮败铁甚夥,皆先后所收不堪军器也。余尝监收,目击可用,乃兵丁饰虚,利在掊饷,不论堪否,故毁解还。余议:堪者,官给工料,分发各营,修理兼用;不堪者作器与之,于军器银内,银七器二,照额搭给,解验查盘,一如新造之法。并散雨湿火药,而加硝提之,计省二千余金,即于饷银内扣库,以抵下年征额。节军费以纾民力,计无便此。乃当事者泛视不行,终作朽物,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