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陆粲的“实测思维”:不玩“信则灵”的虚的,用“结果说话”破迷信
陆粲没跟家里人掰扯“有没有五圣”,反而立了个“死约定”:“我三天不死,就拆庙”——这是最实在的“实测”:你说神能害人,那让我死;害不死,就是假的。这种“用结果验证”的思路,比说一万句“这是迷信”都管用。
现在好多迷信套路,都靠“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忽悠人:比如“你没好,是因为心不诚”“你倒霉,是因为没拜神”,永远把责任推给你,从不拿结果说话。对付这种,就得学陆粲,定个“可验证的标准”,结果一出来,迷信自然就破了。
三、现代“巫风”的老套路:换汤不换药的“威胁+骗钱”,本质还是“五圣”那套
陆粲当年怼的“五圣”,靠“作祟降灾”威胁人,靠“祭祀”骗钱;现在的迷信套路,不过是换了马甲:
- 把“五圣”换成“瘟神”“文曲星”“山神”,把“祭祀”换成“捐钱修庙”“买符”“买转运珠”;
- 把“卜者说作祟”换成“大师说有灾”“博主说水逆”,核心还是“用恐惧逼你掏钱”。
这些套路的软肋,就是陆粲戳穿的“不合理”和“经不起实测”——只要你敢质疑、敢验证,它们就没了市场。
四、核心启示:学陆粲“反迷信”,记住3个“不糊涂”
陆粲能破“五圣”迷信,不是因为他“不怕神”,是因为他“不糊涂”——不被恐惧绑住,不被虚话忽悠,只认“合理”和“结果”。对付现在的迷信套路,这3个“不糊涂”同样管用:
1.不糊涂“神的标准”:正神不会靠威胁骗钱,要你掏钱的都是假神。
2.不糊涂“验证方法”:别信“信则灵”,要信“可实测的结果”。
3.不糊涂“恐惧陷阱”:你越怕,骗子越容易得手;你越理性,迷信越没市场。
简单说,陆粲的厉害,是“用理性对抗恐惧”——他知道,真正能“辟邪”的不是祭祀,是清醒的头脑。
【原文】陆粲
陆贞山粲所居前有小庙。吴俗以礼“五通神”,谓之“五圣”,亦曰“五王”。陆病甚,卜者谓五圣为祟,家人请祀之。陆怒曰:“天下有名为正神、爵称侯王,而挈母妻就人家饮食者乎?且胁诈取人财,人道所禁,何况于神?此必山魈之类耳!今与神约,如能祸人,宜加某身。某三日不死,必毁其庙!”家人咸惧,至三日,病稍间,陆乃命仆撤庙焚其像。陆竟无恙。其家至今不祀“五圣”。
子云“智者不惑”。其答问智,又曰;“敬鬼神而远之”。然则易惑人者,无如鬼神,此巫家所以欺人而获其志也。今夫人鬼共此世间,鬼不见人,犹人不见鬼,阴阳异道,各不相涉。方其旺也,两不能伤;边批:确论。及其气衰,亦互为制。惟夫惑而近之,自居于衰而授之以旺,故人不灵而鬼灵耳。西门豹以下,可谓伟丈夫矣!近世巫风盛行:瘟神仪从,侈于钦差;白莲名牒,繁于学籍。将未来知所终也,识者何以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