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317章 明智之三《剖疑》31 萧瑀

第317章 明智之三《剖疑》31 萧瑀(1 / 2)

萧瑀:对付“靠‘特殊演示’装本事的骗子”,不用信“别人的案例”,让他“直接对自己动手”

唐朝的萧瑀本来就不信佛教那一套。当时有个胡地来的和尚,号称会念“生死咒”——能让人死,也能让人活。唐太宗想试试这和尚的本事,结果和尚演示了一下,还真像那么回事(可能是用了障眼法)。

萧瑀一看就觉得不对劲,直接站出来说:“这和尚要是真有本事,就让他来咒我试试!”和尚没办法,只好奉皇帝的命令,对着萧瑀念起了咒。结果咒了半天,萧瑀一点事没有,那和尚自己却突然倒在地上,没了之前的神气。

萧瑀的硬气,在于“不被‘演示效果’唬住,直接‘以身试咒’戳穿骗局”

别人都被和尚的“演示”骗了,觉得他真有“操控生死”的本事;萧瑀却不吃这一套——你说能咒死人、能咒活人,别拿别人当试验品,冲我来。这一“试”就露了馅:咒别人时像模像样,咒到硬茬身上,不仅没效果,自己还先垮了,明摆着是之前的“演示”全是骗人的套路。

他没跟和尚争论“咒语有没有用”,也没找复杂的证据,只用“自己当靶子”的简单方式,就让骗局当场穿帮,既直接又解气。

【管理智慧】

一、萧瑀的“破局逻辑”:不被“别人说灵”绑架,敢让伪术“冲自己来”

为啥唐太宗会觉得胡僧“有效果”?因为他看的是“别人被咒的样子”,没琢磨“是不是演的”;而萧瑀的聪明,就是戳穿了伪术的致命弱点——“敢咒别人,不敢咒硬茬”。胡僧咒普通人,能靠托儿、巧合装“灵”;可萧瑀是大臣,身份摆在这,不敢随便找托儿替他“装死”,只能硬着头皮咒,结果自己先露怯翻车。

这放现在太实用了:生活里总有人吹“会隔空害人”,比如“能咒你倒霉”“能让你生病”“能断你财路”,还拿“某某被我咒了后真出事”当证据。对付这种人,别慌着怕,就学萧瑀——“有本事你咒我试试?”一让他“冲自己来”,十有八九会露馅,因为他们的“咒术”,全是靠嘴吹、靠巧合撑场面,根本不敢真对真人实测。

二、胡僧的“伪术套路”:现在的“咒术骗子”,还在玩“托儿+巧合+恐吓”

胡僧能骗到唐太宗,靠的是三招:找托儿装“被咒死\/咒活”,用巧合当“灵验证据”,再用“咒人”的恐吓让普通人不敢质疑。现在的“咒术骗子”换汤不换药,还是这三板斧:

- 找托儿:比如“大师”咒“托儿”生病,“托儿”假装咳嗽、腰疼,骗大家信;

- 蹭巧合:比如有人本来就快感冒了,“大师”咒完他真感冒,就说是自己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