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301章 明智之三《剖疑》15 赵凤进

第301章 明智之三《剖疑》15 赵凤进(1 / 2)

赵凤进:遇“神圣噱头”别盲从,用“常识 + 验证”辨真假,别被名头忽悠

后唐明宗时期,有个和尚去西域游历,回来后号称得到了 “佛牙”,把它献给了明宗。明宗觉得这是宝贝,拿出来给大臣们看,想让大家一起 “瞻仰”。

这时候学士赵凤进站了出来,说:“民间都传佛牙水火不侵、坚不可摧,既然今天有机会,不如咱们当场验验真假?” 话音刚落,他直接拿起斧头朝着佛牙砍了过去 —— 那所谓的 “佛牙” 一下就碎成了块。

当时皇宫里已经为了供奉这 “佛牙”,准备了价值几千的财物,幸好赵凤进当场戳穿了骗局,这才没让更多钱浪费在假佛牙上。

冯梦龙点评:到了明朝正德年间,张锐、钱宁这些人还借着 “办佛事” 的名义忽悠皇帝,让皇帝沉迷其中。直到嘉靖十五年,大臣夏言看不下去了,提议把皇宫里的大善殿拆了,还把里面收藏的佛骨、佛牙全都清了出来 —— 一数才知道,这些东西竟然有上千斤重!

其实稍微想想就知道,哪来这么多 “佛骨佛牙”?就算真有佛的遗骨,也不可能多到按斤算。这么多所谓的 “圣物”,大多是后人伪造出来骗钱、骗香火的。把这些假东西当宝贝供奉,不仅是瞎花钱,更是对佛教的亵渎,搞这些事的人,简直是佛教的 “罪人”!

赵凤进和夏言的清醒,在于 “不被‘圣物’的名头绑架,只看事实”

别人都被 “佛牙”“佛骨” 的光环唬住,要么不敢质疑,要么跟着追捧,赵凤进却偏要 “用斧子说话”—— 你说它坚不可摧,我就砍给你看,假的一戳就破;夏言更直接,面对堆积如山的 “圣物”,一眼看穿 “数量反常必是假”,直接提议销毁,断了借佛敛财的路子。

他们的核心逻辑特别简单:不管什么东西,哪怕顶着 “神圣” 的名头,只要经不起验证、不符合常理,就是假的。这种 “不盲目崇拜、只认事实” 的态度,比跟着起哄靠谱多了。

【管理智慧】

一、赵凤进的“打假逻辑”:不被“神圣滤镜”绑架,敢对“权威标签”动真格

为啥满朝大臣没人敢质疑?因为“佛牙”贴了“神圣”“西域求来”的标签,没人敢说“这是假的”,怕被扣上“对佛不敬”的帽子。赵凤进的狠劲就在于:他不管什么“神圣标签”,只认“事实”——你说水火不侵,我就用斧子测;你说真佛牙,碎了就是假的。

这放现在太实用了:现在市面上一堆贴“神圣”“开光”“高僧加持”标签的假货,比如“开光佛珠”“加持护身符”“灵性水晶”,商家吹得能“招财辟邪、保健康”,实际都是普通货。好多人被标签忽悠,花几百上千买成本几块的东西,就像后唐差点为假佛牙花上千件珍宝——对付这种“标签党”,就得学赵凤进,敢实测、敢拆穿。

当代案例:“网红‘开光紫檀佛珠’卖888,实测是普通塑料珠”

前阵子刷到个直播间,主播穿僧袍卖“开光紫檀佛珠”,说“是五台山高僧亲手加持的,戴了能挡灾,还能盘出包浆增值”,一串卖888块,好多人抢着买。

有个买家收到后觉得不对劲:珠子轻飘飘的,还掉色,就拿去珠宝检测机构测——结果是普通塑料珠,表面涂了层仿紫檀的漆,成本顶多20块!买家把检测报告发网上,主播立马关了直播间跑路,不少人退了货才没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