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296章 明智之三《剖疑》10 曹克明

第296章 明智之三《剖疑》10 曹克明(2 / 2)

当代案例2:“职场同事吹‘方案能翻倍业绩’,领导让他牵头,结果翻车”

公司市场部的小王,开会时吹自己的“618推广方案”:“我这方案一上,咱们部门业绩绝对翻倍!参考了行业1的玩法,肯定没问题!”领导听着心动,问:“那这方案你牵头落地,行不?”小王立马蔫了,支支吾吾说:“我还有别的事,要不让小李牵头?”

领导没同意,坚持让小王负责。结果方案落地时,才发现小王抄的“1玩法”根本不适合公司产品,推广费花了5万,只多卖了3000块,业绩不仅没翻倍,还比去年少了10%。小王最后被领导批评,再也不敢乱吹方案了——这就是“口嗨的代价”:敢吹不敢上,一落地就翻车,跟蛮酋的“神药”一个样。

二、曹克明的“硬核启示”:别信“没风险的神效”,真东西都敢“自担后果”

曹克明为啥能戳穿骗局?核心是他懂“真有用的东西,不怕验证;假的东西,才怕动真格”。就像现在买家电,敢承诺“三年包换、终身保修”的,大概率质量靠谱;敢说“不好吃全额退”的餐馆,味道一般不会差——这些“敢担后果”的承诺,才比“口嗨神效”靠谱。

而那些只敢吹、不敢担的,比如“保健品只敢说‘试试’,不敢说‘没用退钱’”“方案只敢说‘可能行’,不敢说‘不行我负责’”,本质都是“心里没底,怕被戳穿”。

当代案例:“餐馆敢‘不好吃退钱’,反而生意火爆;隔壁吹‘最好吃’,没人敢试”

有两家面馆,A面馆门口挂着“不好吃全额退,免费续面”,老板天天自己吃自家面,还跟顾客说“你要是觉得不好吃,直接找我退钱,不用解释”;b面馆门口贴满“全城最好吃的面”,老板却从不吃自家面,顾客问“不好吃能退吗?”,他只说“肯定好吃,退不了”。

结果A面馆天天排队,顾客都说“敢退钱的,肯定差不了”;b面馆没几个人去,有人吃了说“味道一般,还死贵”,没俩月就倒闭了。这就是“敢担后果”和“只敢口嗨”的区别:真东西不怕验证,假的才怕顾客较真。

三、核心启示:想不被“忽悠”,学曹克明的2个“反套路动作”

不管是生活里防骗局、职场里辨方案,还是商业里选产品,曹克明的故事都在说:别被“口嗨神效”骗,要盯着“敢不敢自证、敢不敢担责”,这才是拆穿忽悠的关键。

1.遇到“神效宣传”,先问“你敢自己试\/自己担吗?”

卖保健品的吹管用,就问“你先吃;吹方案能行,就问“你牵头落地;吹产品好,就问“不好用你赔吗?”——“口嗨选手”一碰到这问题,立马露馅,比自己琢磨半天管用。

2.别信“敷衍验证”,真验证得“贴近实际场景”

蛮酋想试鸡犬,曹克明偏试人,因为“治人得用人试”;买家电别信“实验室数据”,要看“日常用坏了咋处理”;看方案别信“行业案例”,要看“适合咱们公司不”——脱离实际场景的验证,都是忽悠人的幌子。

简单说,曹克明的厉害不是“胆子大”,是“不迷信、敢较真”——他知道“吹出来的神效都是假,敢自证的才是真”。

【原文】曹克明

克明有智略,真宗朝累功,官融、桂等十州都巡检。既至,蛮酋来献药一器,曰:“此药凡中箭者傅之,创立愈。”克明曰:“何以验之?”曰:“请试鸡犬。”克明曰:“当试以人。”取箭刺酋股而傅以药,酋立死,群酋惭惧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