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286章 明智之二《亿中》36 曹彬

第286章 明智之二《亿中》36 曹彬(1 / 2)

曹彬:看问题别被固有偏见绑住,分析“人的心性+实际条件”,才能不瞎担心、不做错事

曹彬:李煜连走路都要扶,肯定不会自尽

曹彬(谥号武惠王)打下金陵后,李煜(南唐后主)投降。曹彬让李煜先回皇宫收拾行李,准备随他回宋朝京城。潘美担心李煜会自杀,没法活着把人带回去,就想阻止曹彬这么做。

曹彬却很笃定:“我刚才接受投降时,看见李煜路过水沟,还得回头让手下扶着才能过去,看他这胆小的样子,肯定不会自杀。再说,他要是有刚烈的性子,早该和大臣们一起战死或殉国了,根本不会投降;既然已经投降了,又怎么会再自杀呢?”

后来李煜果然乖乖跟着走了,没搞自杀那一套。

宋太祖:降王孤身一人,翻不起浪花

有人劝宋太祖(艺祖):“把李煜这些投降的君主留在京城,万一他们暗中搞事,会出乱子,不如杀了以绝后患。”

宋太祖却笑着说:“他们原本守着千里国土,领着十万军队,最后还是被我活捉了。现在他们孤身一人,在咱们的地盘上当‘外来客’,手里没兵没权,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曹彬看透李煜“没骨气自杀”,宋太祖看透降王“没能力作乱”,这对君臣的判断简直一模一样,都透着清醒的理性。

点评:君臣俩的厉害,在于“不被‘降王必生事’的偏见骗,只看真实处境和心性”

别人都担心“降王会自杀”“降王会作乱”,曹彬和宋太祖却能跳出固有思维:曹彬从李煜“走路需人扶”的细节,看出他“胆小惜命”的本性——连小危险都怕,怎么会主动寻死?宋太祖从降王“失国土、无兵权”的处境,判断出他“没能力作乱”——没兵没势,再折腾也没用。

他们的判断不是靠“赌运气”,而是靠“抓本质”:看一个人会不会做某事,别只听传言或凭经验,要结合他的“性格”和“实际条件”——性格决定“想不想做”,条件决定“能不能做”,两者结合,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管理智慧】

一、曹彬的“惜命人预判术”:从细节看本质,惜命的人不会轻易寻死

曹彬敢放李煜回去,不是心大,是从“过渠需人扶”的细节里,看透了李煜的“惜命本性”——这种人连小风险都怕,怎么会主动自杀?就像现在职场里,有人担心“离职的同事会删光工作文件报复”,但老同事却知道“他平时连迟到都怕扣钱,最惜自己的工作记录,绝不会干这种留把柄的事”;商业里,有人担心“合作方收了定金会跑路”,但老板却清楚“他们工厂压了几百万货,跑路的损失比定金大,肯定不会跑”。

很多时候,“担心对方搞极端”,都是没看透对方的“本质性格”——惜命的、怕麻烦的、重利益的人,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瞎焦虑只会白忙活。

二、宋太祖的“无筹码预判术”:没实力的人,再恨也翻不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