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一听就懂了:小郑最近在偷偷面试竞品公司,故意卡项目进度,想等跳槽后让原公司项目黄——后来老杨找小郑谈话,小郑果然承认了,老杨赶紧换了对接人,项目最后按时上线。这跟希卑“听发言揪内鬼”一模一样:内鬼想搞事,说话必然会“帮着外人、拆自己人台”,一开口就露马脚。
二、希卑的“巧试探逻辑”:不硬刚“查内鬼”,让内鬼“自己跳出来”
希卑没让赵王“挨个审大臣”“查谁跟秦国来往”,而是用“开会问对策”的软办法——因为内鬼心里有鬼,只要话题涉及“他想搞的事”(连横),必然会忍不住先表态,生怕别人抢了“话语权”,或者怕赵王采纳了别的方案。这比硬查更高效,还不会打草惊蛇。
就像现在职场里,怀疑有人泄露信息,不用直接翻聊天记录,而是故意在会上说“这个方案暂时保密,咱们先讨论下细节”,谁会后把“细节”泄露出去,谁就是内鬼;商业里怀疑有人勾结竞品,不用直接查通话记录,而是在会上说“咱们准备跟竞品抢这个客户,谁有办法?”,谁跳出来说“别抢了,咱们打不过竞品”,谁大概率有问题——软试探比硬查更能让内鬼“主动露马脚”。
三、核心启示:遇到“反常事”,别慌着解决“事”,先找“背后的人”,记住3个“希卑式动作”
不管是职场遇项目卡壳、商业遇合作变卦,还是生活遇不合理的事,想揪出背后的“内鬼”或“问题人”,照着希卑这3步做,比硬刚更管用:
1.先抓“反常点”:别被表面事带偏,看“节奏\/态度不对劲”
秦国急攻(节奏反常)、外包突然拖活(态度反常)、供应商突然涨价(行为反常)——这些“不对劲”就是信号,别先纠结“怎么解决事”,先想“为啥会反常,是不是有人在搞鬼”。
2.再设“试探局”:别硬查,用“讨论问题”让内鬼自己说漏嘴
赵王设“对策会”、老杨开“应急会”、业主搞“座谈会”——都是用“讨论”当诱饵,内鬼想推动自己的事,必然会先表态,一开口就露马脚。
3.最后“定结论”:看“谁帮外人、拆自己人台”,内鬼就是谁
建信君帮秦国说“连横”——“牺牲自己人利益,帮外人说话”,只要抓住这个点,内鬼就跑不了。
简单说,希卑的智慧就是“反常背后找内鬼,软试探比硬查强”。
【原文】希卑
秦攻赵,鼓铎之音闻于北堂。希卑曰:“夫秦之攻赵,不宜急如此,此召兵也,必有大臣欲横者耳。王欲知其人,旦日赞群臣而访之,先言横者,则其人也。”建信君果先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