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199章 上智之四《迎刃》34 蒋瑶

第199章 上智之四《迎刃》34 蒋瑶(2 / 2)

二、应对索贿:不妥协不行贿,用“‘没有’+规矩”挡箭——守住底线还不得罪人

太监要奇珍、江彬要“鱼钱”,蒋瑶没像其他人那样“找借口行贿”,反而用“两个硬理由”怼回去:

-说“没有”:胡椒、苏木不是扬州特产,府库没银子,都是事实,对方没法反驳;

-讲规矩:“按地方特产进贡”是古代传下来的规矩,皇上也不能说“让地方官凭空变东西”——这就像“有人让你‘帮忙走后门’,你说‘公司规定必须按流程来,我不能违规’”,用“事实+规矩”当盾牌,既不用妥协,又不会激化矛盾。

当代案例:职场应对“同事借‘帮忙’索好处”,用“规则+事实”拒接茬

某公司的采购小李,同事老王想让他“把采购订单优先给老王的亲戚,事后给小李2000块好处费”,还说“大家都是同事,别不给面子”。

小李学蒋瑶的思路,没直接说“不行”,反而:

1.讲规则:“公司采购得‘三家比价、按最低价选’,我要是优先给你亲戚,审计查出来我得被开除,你也得受牵连;”

2.摆事实:“上次你亲戚的报价比别人高5%,按规矩本来就选不了,我总不能改报价吧?”

老王一听“违规会出事”,又知道“报价高是事实”,只能放弃——要是小李当时“怕得罪人”妥协,不仅会丢工作,还会被老王当成“好拿捏的软柿子”,以后麻烦更多。

三、拒绝选宫女:不硬怼皇上,用“自献女儿”亮底线——既保百姓又让皇上台阶下

蒋瑶没说“皇上不能选宫女”,反而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可献”,核心是“用‘极端例子’点透问题本质”:选宫女看似是“皇上的需求”,实则是“要伤害民间百姓”;而“献自己女儿”,既表明了“我愿意为皇上分忧,但不能伤害百姓”的态度,又让皇上没法再坚持——总不能真要知府的女儿吧?这就像“有人让你‘帮着瞒报数据’,你说‘我可以把自己的绩效扣光,但数据不能改,这是底线’”,用“自我牺牲”的姿态,逼对方放弃不合理要求。

当代案例:社区拒绝“上级摊派的不合理任务”,用“自身困难”亮底线,不硬刚

某街道办给社区摊派“要招100个‘老年模特队’成员,参加区里的活动”,社区主任知道“老年人大多不想抛头露面,硬招会得罪人”。

主任学蒋瑶的思路,回复街道办:“我们社区60岁以上老人只有80个,其中50个要带孙子,20个身体不好,剩下10个里,我和副主任愿意带头参加——要是还不够,只能请街道办从别的社区调人,我们实在没法强逼老人。”

街道办一看“社区主任都愿意上,确实没多余老人”,只能“减少名额,改成20人”——要是当时硬拒“不招”,街道办可能会给社区“穿小鞋”;用“自身困难+主动承担”的方式,既守住了百姓的意愿,又没得罪上级。

四、对比“硬刚\/妥协的坑”:蒋瑶的“巧劲”,避开了“要么得罪人、要么坑百姓”的死局

要是蒋瑶选了“硬刚”或“妥协”,后果只会更糟:

-妥协:按要求凑一万人夫役、行贿太监、强征宫女,百姓会被折腾得家破人亡,蒋瑶也会落个“贪官污吏”的名声,最后可能被百姓举报;

-硬刚:直接跟皇上说“你要的太多,不能这么做”,只会被当成“抗旨不遵”,轻则丢官,重则掉脑袋——就像巡抚劝他“别得罪人”,但蒋瑶没妥协,而是用“事实+规矩”当缓冲,既没坑百姓,又没真的得罪皇上。

现在很多人处理“不合理要求”,也爱犯“硬刚\/妥协”的错:

-某学校老师被要求“让学生买高价教辅书”,老师要么“硬拒被校长批评”,要么“妥协让家长掏钱”;要是学蒋瑶,说“我们班有10个贫困生买不起,我愿意自己掏钱买10本,其他家长自愿,不能强逼”,校长也没法再坚持;

-某员工被要求“帮领导做私活”,员工要么“硬拒被穿小鞋”,要么“妥协占用工作时间”;要是学蒋瑶,说“我下班要照顾生病的家人,没法做私活,但可以教领导怎么用办公软件,让领导自己做更方便”,领导也不好意思再提。

五、核心启示:遇到“不合理要求”,记住蒋瑶的2个“不犯傻”

1.不犯“盲目妥协坑人”的傻:别一看到“是上级\/有权的人提的要求”,就想着“凑数、行贿、强征”,先想“这要求合理吗?会不会坑别人?”——蒋瑶不凑一万夫役,是不坑百姓;不强征宫女,是不坑民间女子,守住“不伤害他人”的底线,比“不得罪人”更重要;

2.不犯“硬刚激化矛盾”的傻:别一拒绝就“拍桌子、说狠话”,要像蒋瑶那样“用事实说话、用规矩挡箭”——说“府库没银子”是事实,说“扬州不产奇珍”是规矩,皇上和太监再横,也没法跟“事实和规矩”较劲,既守住了底线,又没把关系闹僵。

【原文】蒋瑶

蒋恭靖瑶,正德时守维扬。大驾南巡,六师俱发,所须夫役,计宝应、高邮站程凡六,每站万人。议者欲悉集于扬,人情汹汹。公唯站设二千,更番迭遣以迎,计初议减五分之四,其他类皆递减。卒之上供不缺,民亦不扰。时江彬与太监等挟势要索,公不为动。会上出观鱼,得巨鱼一,戏言直五百金。彬从旁言:“请以畀守。”促值甚急。公即脱夫人簪珥及绨绢服以进,曰:“臣府库绝无缗钱,不能多具。”上目为酸儒,弗较也。一日中贵出揭帖,索胡椒、苏木、奇香异品若干,因以所无,冀获厚赂。时抚臣邀公他求以应,公曰:“古任土作贡;出于殊方,而故取于扬,守臣不知也。”抚臣厉声令公自覆,公即具揭帖,详注其下曰:“某物产某处。扬州系中土偏方,无以应命。”上亦不责。又中贵说上选宫女数百,以备行在,抚臣欲选之民间。公曰:“必欲称旨,止臣一女以进。”上知其不可夺,即诏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