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案例2:社区止“广场打牌扰民”,不驱散,移场地+给便利,大爷大妈主动换地方
某老小区的中心广场,每天傍晚都有大爷大妈搬桌子打牌,打到半夜还吵,家住一楼的居民怨声载道,居委会想管又怕“得罪老人,被说‘不尊老’”。
居委会主任学严求的思路,没搞“晚上派保安驱散”,反而做了两件事:
1.断诱因:把广场上的石桌石凳都搬到了“社区活动中心门口”(离居民楼远,有顶能遮雨),广场上只留散步的长椅,没地方摆牌桌;
2.给便利:在活动中心里设了“老年棋牌室”,摆了4张桌子,配了热水、老花镜,还规定“晚上9点前必须散场”。
结果大爷大妈们全转移到棋牌室了——不用风吹日晒,还有热水喝,到点就散,一楼居民再也没抱怨过。要是当时硬驱散,大爷大妈可能会去路边树下打,不仅更危险,还会跟居委会结仇;这么一弄,既顺了老人的意,又解了居民的忧。
二、对比“硬管的坑”:严求的“软断根”,避开了“越管越乱”的死局
要是烈祖没听严求的,而是按“常规操作”来,大概率会踩两个坑:
1.硬罚武将:比如“打猎扰民就扣俸禄、降职”,武将们肯定会觉得“烈祖卸磨杀驴,打完仗就不认人”,要么打仗消极怠工,要么偷偷报复老百姓(比如故意踩更多庄稼),反而更难管;
2.派官巡查:比如让县官盯着“不准武将打猎”,县官不敢得罪武将,只会应付了事,老百姓还是被骚扰,最后反而怪烈祖“不作为”。
现在很多人处理“爱好引发的麻烦”,也爱犯“硬管”的错:
-某家长想让孩子少看短视频,天天没收手机、骂孩子“没出息”,结果孩子偷偷用同学手机看,还跟家长对着干;要是学严求,先把家里电视连个“儿童学习App”,再陪孩子玩积木,孩子有了新爱好,自然不看短视频了;
-某商场想管“店员上班追剧”,天天派经理巡逻抓包,抓到就罚钱,结果店员们都把手机藏起来,偷偷用耳机听剧,服务态度反而变差;要是学严求,在员工休息室装个“迷你影院”,规定“午休时可以看1小时”,上班时没人再追剧,反而专心服务顾客。
三、核心启示:遇到“爱好型麻烦”,记住严求的2个“不犯傻”
1.不犯“硬禁硬罚”的傻:别一看到“因为爱好惹麻烦”,就急着“禁、罚、骂”——人对爱好的抵触心理很强,硬管只会让对方“明着听,暗着犯”,还会激化矛盾;不如像严求一样,找“爱好的支撑点”(鹰、wiFi、牌桌),断了支撑,比啥都管用。
2.不犯“只断不给”的傻:断了旧爱好的支撑,最好再给个“替代选项”——严求没说“不准打猎”,但武将没鹰后,也没别的不满;企业断了手游wiFi,给了桌游;社区移了牌桌,给了棋牌室。有替代,对方才不会“没了爱好就闹”,问题解决得更顺。
【原文】严求
烈祖辅吴,四方多垒,虽一骑一卒,必加姑息。然群校多从禽,聚饮近野,或骚扰民庶。上欲纠之以法,而方借其材力,思得酌中之计,问于严求。求曰:“无烦绳之,易绝耳。请敕泰兴、海盐诸县,罢采鹰鹯,可不令而止。”烈祖从其计,期月之间,禁校无复游墟落者。南唐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