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注里冯梦龙提到,宋真宗祥符末年,皇宫里的国库(内帑)着火,丝绸(缣帛)几乎烧光了。三司使(管财政的官)林特急着要去黄河以北地区采购,还三次上书申请。结果宰相王旦把申请全压了下来,慢悠悠说:“这点丝绸而已,本来就会有人送过来,为啥要跟外面说我们国库空了,显得朝廷穷呢?” 没过几天,各地给朝廷进贡的丝绸就源源不断送来了——原来王旦早就偷偷发了密令,让各地提前准备进贡,只是没声张。
这跟李允则“茶笼运兵器”的思路一模一样:不暴露自己的弱点,悄悄补漏,既保住了面子,又解决了问题。放到现代,就像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有人离职,老板不对外说“我们缺技术人才了”,反而私下联系猎头,悄悄挖人,等新人到位了才让老员工离职——既没影响项目进度,也没让对手知道“团队不稳”,避免了对手趁机挖走更多人。
三、当代“李允则式危机处理”案例:不慌、不彰弱,轻松搞定突发状况
不管是企业危机、职场突发,还是日常管理,像李允则一样“稳场+藏漏”的人,总能用小成本解决大问题;而那些“一慌就乱、一漏就喊”的,往往越搞越糟。
案例1:超市“生鲜仓库断电”,不慌不忙调货,没让顾客察觉
某连锁超市的生鲜仓库突然断电,冷藏柜里的肉、水果眼看要坏。店长没慌着贴“生鲜缺货”的通知,也没让员工到处嚷嚷,反而做了三件事:
1.让员工把还能放的生鲜搬到门店冷藏柜,假装“正常补货”;
2.私下联系附近两家分店,让他们调一批生鲜过来,用普通货车拉,不贴“紧急调货”的标识;
3.跟供应商说“今天销量好,多送点货”,让供应商加急补一批。
从断电到补满货,只用了4小时,顾客没发现任何异常,当天的生鲜销量还比平时多了10%。要是当时一慌就贴“缺货”通知,顾客肯定会去别家超市,以后也可能不回来了。
案例2:公司“核心数据丢失”,悄悄恢复,没让客户知道
某互联网公司的客户数据突然丢失,技术部查了半天,发现是服务器故障导致的。cEo没慌着跟客户说“数据丢了,可能找不回来”,反而让技术部“别声张,连夜用备份恢复数据”,同时让客服部跟客户说“最近系统升级,可能查数据会慢一点,别着急”。
技术部加班到凌晨,终于把数据全恢复了。等系统“升级完成”,客户查数据跟平时一样快,没人知道曾丢过数据。要是当时一慌就说“数据丢了”,客户肯定会担心“自己的信息不安全”,甚至会解约——这就是“稳场+藏漏”的威力:不暴露弱点,悄悄解决,比啥都强。
四、核心启示:遇到危机,记住李允则的2个“不犯傻”
1.不犯“慌着扑火”的傻:先别一遇到危机就跳起来“救火”,先想“会不会有人趁乱搞事”“慌了会不会更糟”——像李允则一样,该干啥干啥,稳住场面,不让恐慌蔓延,才能避免小危机变大混乱。
2.不犯“彰弱补漏”的傻:补漏洞时别用“大动作”,别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出问题了”——用“茶笼运兵器”“密令催进贡”的方式,悄悄补、藏着补,不暴露弱点,才不会给对手可乘之机。
【原文】李允则
李允则尝宴军,而甲杖库火。允则作乐饮酒不辍。少顷火息,密遣吏持檄瀛州,以茗笼运器甲。不浃旬,军器完足,人无知者。枢密院请劾不救火状,真宗曰:“允则必有谓,姑诘之。”对曰:“兵械所藏,儆火甚严。方宴而焚,必奸人所为。若舍宴救火,事当不测。”
评:祥符末,内帑灾,缣帛几罄。三司使林特请和市于河外。章三上,王旦在中书悉抑之,徐曰:“琐微之帛,固应自至,奈何彰困弱于四方?”居数日,外贡骈集,受帛四百万,盖旦先以密符督之也。允则茗笼运甲,亦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