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颂:不冒进的人,才不会踩“未知的坑”!
边疆将领派种朴进京上奏说:“得到情报,阿里骨(当时吐蕃首领)已经死了,他的部众还没确定立谁当新首领。有个叫赵纯忠的契丹官员,为人谨慎可靠,能担当大任。希望趁吐蕃局势没稳定,派几千精锐士兵,护送赵纯忠进入吐蕃,立他为新首领。”大臣们都同意按这个请求办,苏颂却反对说:“事情还没搞清楚,现在越过边境去给别人立君主,要是对方拒绝接纳,咱们的威严不就受损了吗?不如先慢慢观察局势变化,等他们内部定下来再去安抚,也不晚啊。”后来发现,阿里骨其实根本没死。
冯梦龙点评:“等一等”比“冲上去”更稳妥
苏颂没跟着大家一起“拍脑袋决策”,反而盯着“情报不确定”和“越境立君的风险”——没确认阿里骨是否真的去世,就贸然派兵干预别人的内部事务,一旦情报出错或对方不接受,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就像现在遇到“看似机会的事”,有人会急着行动,有人却先查清楚情况、评估风险。苏颂的智慧,在于他不贪“快速立功”的可能,更在意“不做没把握的事”,最后也果然避开了情报错误带来的麻烦。
【管理智慧】
一、苏颂的“稳逻辑”:不是胆小怕事,是“不赌未知风险,不丢根本威严”
苏颂反对“趁乱立君”,不是不想抢机会,而是精准算透了“盲冲的代价比机会大”——边境威严是朝廷的“脸面”,一旦因为“情报不准”冒进失败,丢的不是几千兵,是以后在周边部族面前的话语权。这放现在,就是“不打没把握的仗,别为了抢短期机会,砸了长期招牌”,比瞎起哄的人清醒多了。
1.未知风险碰不得:情报没实锤,盲冲就是“送脸下乡”
苏颂最担心的是“阿里骨死没死”这个核心情报没确认——就像现在有人说“某公司要倒闭了,咱们赶紧去抢它的客户”,但没核实消息真假就冲,结果人家公司活得好好的,客户不仅不跟你走,还觉得“你盼着别人倒闭,人品不行”,反而丢了自己的口碑。朝廷要是按假情报派兵,万一阿里骨活着,对方肯定会说“宋朝故意造谣搞事”,以后再想谈合作、定边境,就难了。
2.威严比机会重要:丢了脸面,以后没人当回事
苏颂说“得无损威重乎”,其实是在算“长远账”——短期看,立赵纯忠可能能控住对方;但长期看,要是失败丢了威严,以后周边部族会觉得“宋朝说话没谱、做事不靠谱”,再想管边境的事,人家根本不听。这就像现在企业为了抢单,承诺“一周交付”,结果没核实自己的产能就答应,最后延期了,客户不仅取消订单,还到处说“这家公司没实力”,以后再想接大单,就没人信了。
3.稳一手不晚:等情况明了,再动更有把握
苏颂不是“不做事”,是“不瞎做事”——等确认阿里骨真的死了、对方内部真的乱了,再派兵或派人去安抚,既不会踩假情报的坑,还能“师出有名”,对方也更容易接受。这就像现在做项目,客户说“我们老板可能要换,你赶紧来谈合作”,你没急着去,而是等客户新老板定下来、内部意见统一了再去,不仅谈得顺,还能避免“新老板不认旧账”的麻烦。
二、当代“苏颂式稳一手”案例:不盲冲不跟风,等情况明了再动手,反而避坑
苏颂这种“反盲冲、稳一手”的思路,现在不管是企业拓展、项目合作,还是职场决策,用好了都能“避开假机会的坑”——比那些“听到风就是雨”的人,少踩太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