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46章 上智之一《见大》45 贾彪

第46章 上智之一《见大》45 贾彪(2 / 2)

2.有次楼下发现一只被打断腿的流浪狗,主任亲自蹲点找主人,最后查到是5楼的住户,不仅罚了款,还在业主群里详细说清处理结果;

3.至于吵架、堆垃圾的事,没特意去管,只在业主群里提了一句“大家互相体谅,别给邻居添麻烦”。

结果没想到,自从严查虐宠弃宠后,小区其他问题也少了——以前半夜吵架的,怕被主任“顺带盯上”,都自觉压低声音;乱堆垃圾的,觉得“主任连宠物的事都管得这么严,自己乱堆垃圾肯定也会被查”,也主动把垃圾扔到楼下垃圾桶。不到三个月,小区就评上了“文明社区”——这就是贾彪“抓核心恶事”的现代版:把突破底线的事管严了,其他小事不用费劲儿,大家自己就会收敛。

案例2:公司优先查“泄露客户信息”,连“迟到早退”都少了

某销售公司以前管理松散:有人天天迟到早退,有人上班刷短视频摸鱼,甚至有员工把公司的客户名单偷偷卖给竞品。老板以前总盯着迟到的人罚钱,结果越罚越没人服,大家该犯还犯。后来老板学贾彪,换了个策略:

1.把“泄露客户信息”定为“公司红线”,只要发现,不管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直接开除,还要追究法律责任,并且在全公司公示;

2.有次销售部的老周把客户名单卖给竞品,老板二话不说把他开除,还请了律师准备起诉,全公司都知道了这事;

3.至于迟到早退、上班摸鱼,没再专门罚,只让部门主管提醒员工“别影响工作进度”。

结果这招特别管用:自老周被开除后,公司里不仅没人敢再泄露客户信息,连迟到早退的人都少了——员工们都觉得“老板对红线问题这么狠,自己要是迟到摸鱼,万一被老板盯上,说不定也会被开除”,反而主动早到、认真干活。不到半年,公司的业绩就涨了30%——这和贾彪“优先办杀子案、盗匪自首”的逻辑一模一样:对触碰底线的事下重手,其他小错不用管,自然会被震慑住。

三、核心启示:想“立规矩、改风气”,记住贾彪的3个“不糊涂”

贾彪的治理智慧,说到底就是“不糊涂地分恶的轻重、不糊涂地传递态度、不糊涂地用规防恶”。不管是管社区、管公司,还是管校园,想做到“一管就见效,一治就变好”,记住这三点:

1.不糊涂地“按顺序办事”,要按“恶的性质”排序

遇到一堆问题时,别“哪个先发生就管哪个”“哪个吵得凶就管哪个”,先想“哪个问题突破了人伦底线、哪个问题会毁了整体根基”;

就像贾彪不先管热闹的盗匪案,先管杀子案;社区主任不先管乱停车,先管虐老案——按性质排序,才能抓住最该管的核心。

2.不糊涂地“罚小错”,要对“大恶”下重手

别总盯着“迟到、摸鱼、乱堆垃圾”这些小错反复罚,罚得再多,也改不了整体风气;

反而要对“虐弱、贪污、泄露机密”这些突破底线的大恶,下重手、严处理,用一个典型案例震慑所有人——就像贾彪用杀子案震慑盗匪,老板用泄露信息案震慑摸鱼员工。

3.不糊涂地“为了罚而罚”,要“罚出明确导向”

惩罚不是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绝对不能做”;

贾彪罚杀子的女人,是为了让老百姓知道“孩子不能随便杀、随便弃”;老板罚贪污的员工,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公款、客户信息不能碰”——罚出清晰的导向,才能从根本上拦住恶事,改善风气。

【原文】贾彪

贾彪与荀爽齐名,举孝廉为新息长。小民因贫,多不养子,彪严为其制,与杀人同罪。城南有盗劫害人者,北有妇人杀子者,彪出案发,而椽吏欲引南。彪怒曰:“贼寇害人,此则常理;母子相残,逆天违道!”遂驱车北行,案验其罪。城南贼闻之,亦面缚自首。数年间养子数千,佥曰:“贾父所长。”生男名曰“贾男”,生女名曰“贾女”。

(评:手段已能办贼,直欲以奇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