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智第三招:《通简》——人乱成一锅粥,我稳坐钓鱼台,越急越要踩刹车
遇到突发情况,普通人总慌着“赶紧做点啥”,结果越动越乱;上智的人反而会“先稳住,找核心”——越乱越不盲目跟风,只抓“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事”,反而能最快破局。
疫情时西贝不跟风“转型直播”,先稳“吃饭的根本”。2020年疫情突发,餐饮行业全慌了:有的餐厅跟风搞直播带货卖土特产,有的急着关店裁员,有的甚至转行做口罩——乱成一锅粥,大多没赚到钱还亏了本。
西贝却没瞎动:第一步先稳“供应链”——把门店的食材分给员工、配送给老客户,既减少浪费,又保住了老客户;第二步稳“员工”——不裁员,而是让员工去社区做“上门送菜”,既给员工发工资,又开辟了新收入;第三步才慢慢做“线上外卖”,把门店变成“中央厨房”。
等其他餐厅折腾够了,发现“直播不赚钱、转行不靠谱”时,西贝已经靠“稳主业、小调整”活了下来,甚至比疫情前还多了不少社区客户——这就是“人动而愈纷,我静而自正”的差距:乱跟风的,越动越错;先稳再动的,越稳越顺。
四、上智第四招:《迎刃》——人卡壳没辙,我游刃有余,难事儿拆成“顺手活”
遇到复杂难题,普通人总觉得“这太难了,没法办”;上智的人却能“把大难题拆成小问题”——找到“最容易下手的口子”,顺着口子慢慢拆,再难的事也能干成。
五、上智的真相:不是“天生牛”,而是“会适配”,普通人也能沾点边
“下下人有上上智”,意思是普通人也可能有顶级思路——不是因为多聪明,而是因为“贴合自己的场景”。上智的核心从不是“天生会想”,而是“能顺着场景找办法”:
比如小区里的快递小哥,公司给的配送路线总绕远,他自己根据小区楼栋位置画了张“环形图”,每天比别人多送20单——这就是“通简”思维,把“绕路难题”拆成“优化路线”;
比如菜市场的摊主,别人总纠结“怎么卖更贵”,他却搞“买满送小葱”,老客户越来越多——这就是“见大”思维,不抠“单价”,抓“复购”;
比如职场里的实习生,别人总怕“做错事”不敢动,他却提前查“领导明天要的资料”,提前准备好——这就是“远犹”思维,不看“今天没事干”,看“明天能帮啥”。
核心启示:学不会“顶级上智”,但能学“上智底层逻辑”
上智虽然难,但咱们普通人能学它的4个底层逻辑,应对日常的事足够了:
1.抓大:先问“核心目标是啥”,再看“这事对目标有用没”——比如职场里做方案,别纠结“格式好不好看”,先想“能不能解决领导的问题”;
2.看远:偶尔问“现在做的事,3年后能用得上吗”——比如学技能,别只学“现在热门的”,学“未来不会被淘汰的”(比如沟通、解决问题);
3.通简:遇到乱事,先停10分钟,找“最该先做的1件事”——比如疫情时别慌着转型,先想“我的核心优势是啥”(西贝的优势是“食材和门店”,就从这入手);
4.迎刃:遇到难题,先拆“最小的突破口”——比如做项目卡壳,先找“最容易搞定的小环节”,做起来就顺了。
【原文】
上智部总叙
冯子日:智无常局,以恰肖其局者为上。故愚夫或现其一得,而晓人反失诸千虑。何则?上智无心而合,非千虑所臻也。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人动而愈纷,我静而自正;人束手无策,我游刃有余。夫是故难事遇之而皆易,巨事遇之而皆细。其斡旋入于无声臭之微,而其举动出人意想思索之外。或先忏而后合,或似逆而实顺。方其闲闲,豪杰所疑;迄乎断断,圣人不易。呜呼!智若此,岂非上哉!上智不可学,意者法上而得中乎?抑语云下下人有上上智,庶几有触而现焉?余条列其概,稍分四则,曰《见大》、曰《远犹》、曰《通简》、曰《迎刃》,而统名之日《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