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图穷匕见(2 / 2)

“保护陛下!镇国王欲行不轨!他要弑君!”

几声呼喊,如同投入油锅的水滴,瞬间引爆了更多的猜疑与恐惧。

不少惊惶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了始终冷静得异常、并且身手骇人的秦易。

雍和帝在层层护卫之后,眼神复杂地瞥向秦易,那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与隐秘的期待。

他多么希望秦易此刻因愤怒而拔剑,因被污蔑而大规模杀戮。

哪怕只是表现出过度的攻击性,他埋伏在暗处的真正后手,就能以“弑君未遂”或“行为失控”的罪名,将其当场格杀!

然而,秦易动了。

他动的并非是大开杀戒,而是脚步。

他无视了耳边呼啸的刀锋,无视了指向他的污蔑与栽赃,更无视了那依旧疯狂扑向御座的“疯御史”。

他一步步,沉稳如山,踏过满地的狼藉和溅落的血迹。

径直走向被重兵环绕、脸色苍白的雍和帝。

他所过之处,混战的人群仿佛被一股无形的气势所慑,加上他刚才展现的恐怖身手。

无论是疯狂的死士还是忠诚的侍卫,都下意识地避让开了一条通路。

他走到御前,在雍和帝惊疑不定、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目光注视下,缓缓单膝跪地,动作标准而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

他的声音不高,却奇异地盖过了所有的喧嚣与嘶吼,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陛下受惊!臣,救驾来迟!”

“迟”字尾音尚未落下,他跪姿不变,捡起地上散落的一柄利剑。

看也不看,手腕猛地一抖,利剑化作一道流光,脱手而出。

如同长了眼睛般,精准无比地射向那名即将冲破最后两名侍卫阻拦、毒刃几乎要碰到皇帝衣角的“疯御史”!

“噗——!”

长剑精准地没入了那名御史的咽喉!

御史前扑的动作戛然而止。

眼中最后的疯狂如同潮水般褪去,只剩下死寂的空洞

手中的毒刃“当啷”落地,身体晃了晃,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与此同时,殿外以及大殿侧门、廊柱之后,数十道身影如同鬼魅般闪现!

他们身着轻甲,动作迅捷如豹,配合默契如一体,刀光闪烁间,精准而高效。

那些冲入殿内的死士,如同被投入沸水的雪片,迅速消融、倒地。

没有多余的缠斗,没有震天的喊杀,只有利刃割开喉咙、刺入心脏的短促声响,以及尸体倒地的沉闷声。

不过十数息的时间,大殿内除了弥漫开的浓重血腥气,再没有一个站着的敌人。

整个过程,从秦易走到御前下跪,到他飞刀毙敌,再到这群神秘高手清场,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却又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从容与写实。

当最后一名死士咽喉冒着血泡倒下,大理寺内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以及某些官员因极度恐惧而抑制不住的牙齿打颤声。

所有人都被这逆转得太快、手段太狠、姿态太“忠”的一幕惊呆了,包括龙椅旁,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灰的雍和帝。

秦易不仅没有落入他精心布置的陷阱,反而以最无可挑剔的“忠臣”姿态,在最关键的时刻,“救”了驾。

并以雷霆万钧的真实搏杀与指挥,瞬间平息了这场“叛乱”!

他甚至没有给任何人留下丝毫质疑、攀咬的机会!

那精准致命的一刀,那批神秘高手的效率,无不彰显着绝对的力量、冷静与掌控力。

秦易抬起头,目光平静无波,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拍死了几只苍蝇。

他看向脸色变幻不定、精彩纷呈的雍和帝,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沉痛”与因“陛下受惊”而引发的“愤怒”:

“陛下!逆贼丧心病狂,竟敢当庭行刺,此实乃亘古未有之骇闻!此皆因国法久弛,奸佞未除,使其心存侥幸,胆大包天!臣,恳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为陛下圣安计,即刻下旨,将忠顺亲王、贾赦等主犯,以及其所有成年子嗣、核心党羽,以谋逆大罪,即刻押赴菜市口,明正典刑,处以极刑!以此雷霆手段,震慑宵小,以正国法,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他不再提什么三司会审,不再要什么确凿证据,直接要求最彻底、最血腥的清洗!

并且是株连式的严惩!

这是在用旧勋集团所有人的头颅,来洗刷刚才试图泼向他身上的污水。

也是在用最直白的方式向满朝文武、向龙椅上的皇帝宣告。

与他为敌者,唯有斩草除根,死路一条!

雍和帝看着跪在面前,姿态恭敬无可挑剔,眼神却深邃如星空、冰冷如玄铁的秦易。

只觉得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脊椎骨窜起,瞬间席卷全身,连指尖都在发冷。

他精心策划、寄予厚望的局,在对方绝对的力量、冷静和近乎恐怖的实战能力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的城堡,被轻易撕碎,反而成了对方进一步逼迫自己、巩固权威的垫脚石。

他输了。

不仅仅是这一局,更是输掉了作为帝王的威严,输掉了对朝局的控制。

在满殿文武惊惧、复杂、乃至隐含一丝快意的目光注视下。

雍和帝的喉咙艰难地滚动了几下,仿佛吞咽着无尽的苦涩与屈辱。

最终,他用尽了全身残存的力气,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嘶哑得几乎不似人声的字。

“……准。”

这一声“准”,如同丧钟鸣响,不仅为显赫百年的旧勋集团敲响了最终的结局。

也标志着皇权的威严,在这金殿的血泊与算计中,无可挽回地崩塌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