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的消息如此灵通,显然一直在关注林府的动向。
黛玉连忙起身,想要回避,却被林如海轻轻按住。
无妨,既然国公亲自来访,你便在偏厅稍坐片刻。
说话间,已听得院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秦易今日只着一身暗纹常服,未着官袍,却依旧难掩周身威严。
他迈步走进书斋,目光在室内扫过,最后落在林如海身上。
平儿紧随其后,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锦盒。
听闻林大人行程有变,特来探望。
秦易声音平稳,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掠过偏厅方向。
那里,黛玉正端坐在珠帘后,纤细的身影若隐若现。
林如海连忙起身还礼,请秦易在上首坐下,亲自为他斟茶。
劳烦国公挂心。确是圣意难违,只得暂留京中。原本今日就要启程的,倒是让国公白跑了一趟送行。
秦易接过茶盏,指尖在温热的瓷壁上轻轻摩挲,语气淡然。
林世叔言重了。京畿要职,责任重大,陛下既然特意留任,必是看重世叔的才能。
他微微颔首,目光深邃。
世叔清正廉明,在朝中素有贤名,正是合适人选。留在京中,于公于私,都是好事。
这话中的深意让林如海神色微动。
他看向秦易,见对方目光清明,言语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不由郑重道。
多谢国公体谅。既留在京中,日后少不得还要仰仗国公照应。如今朝中局势复杂,贾府又...
他话未说完,秦易已抬手制止。
林大人不必多言,其中关节,本公心中有数。
说着,他目光转向偏厅方向,语气稍稍缓和,。
既然留在京中,林姑娘也可安心休养了。京中名医汇聚,于她身子也是好事。
这时,平儿上前将锦盒递给侍立一旁的紫鹃,温声道。
这是府上备的一些安神补气的药材,最是温和不过。另有一些上等的燕窝、雪蛤,给林姑娘平日调理身子用。京中气候多变,姑娘要好生保重。
黛玉在偏厅中听着,心头微颤。她忍不住抬眼看向外间,正对上秦易深沉的目光。
那目光中似乎带着某种她看不懂的深意,让她心头一跳。
连忙垂首敛衽,隔着珠帘轻声道。
多谢国公爷、平儿姐姐费心。
秦易微微颔首,转而看向林如海。
既然留在京中,府上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他语气平淡,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力度。
如今京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林世叔既掌京畿要职,还需多加小心。
这一番话,已然将两家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林如海心中明了,秦易这是在表明立场,愿意在接下来的风波中与林家同进退。
待送走秦易,黛玉从偏厅中走出。
站在父亲身侧,看着庭院中那些停驻的车队,心中五味杂陈。
离别的愁绪虽散,却添了更多对未来的忧虑。
晨光渐盛,将她的身影拉得修长,那些装载着江南梦的箱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寂寥。
父亲。
她轻声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
既然留在京中,女儿想...想时常去探望外祖母。她老人家年事已高,这几日精神越发不济了。还有二姐姐、三妹妹她们...
林如海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终是点了点头。
去吧,但切记要谨慎行事。如今贾府处境微妙,你每次前往都要格外小心,莫要引人注目。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若是遇到什么难处,或是贾府有什么变故,定要第一时间告知为父。
黛玉轻轻点头,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院门方向,
那里,秦易的马车刚刚驶离。
那个男人总是来得突然,去得也干脆,却每次都在她心湖中投下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她想起方才他看向自己的目光,那其中似乎不只是关心,还有一种她不敢深究的深意。
这一刻,黛玉忽然觉得,留在京中的决定,或许正是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