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机缘巧合,湘云带着丫鬟翠缕在贾府后园散心,正遇上平儿。
黛玉虽已归家,但平儿仍时常以秦府名义送东西至林府,此次是顺路至贾府给三春等送些时新绒花。
平儿见湘云虽衣着尚可,但眉宇间难掩郁色,又早听闻过她在史家的境遇,心中便生了三分怜惜。
交谈之下,更觉湘云心地光明,性情爽利,毫无扭捏作态,与香菱竟是脾性相投。
平儿回去后,思忖再三,又修书一封,将此事禀明了远在北疆的秦易。
得了秦易“府中之事,你可全权做主”的回信后。
她便正式向史湘云发出了邀请,请她来国公府小住,与香菱作个伴。
湘云初时颇有些不好意思,觉得与秦府并无深交,如此打扰甚为不妥。
但架不住香菱得知后那毫不作伪的热情邀约,以及平儿言语间的真诚与体贴。
加之她在史家和贾府确实待得憋屈,犹豫了几日,终究还是带着翠缕和一些简单的行李过来了。
这一来,可真是如鱼得水。
香菱与湘云,一个憨直纯善,一个豪爽天真。
两个同样心思单纯、活泼爱笑的姑娘一见如故,瞬间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
国公府那宽敞精致、温暖如春的厅堂和回廊下,时常能听到她们银铃般清脆悦耳的笑声。
或是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讨论着什么新奇的玩意儿,或是一起围着厨房研究新点心,或是拿着花样子互相品评。
湘云只觉得这镇国公府,规矩虽严,却处处透着一种井然有序的宽和与自在。
比那死气沉沉、规矩繁多的史家和日渐倾颓、气氛压抑的贾府,不知要快活、舒心多少倍。
平儿看着她们,心中也觉欣慰,府里多了这份鲜活气,似乎连等待爷归来的日子,也不那么难熬了。
北疆战事在秦易的指挥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捷报如同雪片般陆续传回京城。
每一次捷报,都让秦易的声望在民间和军中攀升一层,也让镇国公府的门楣似乎更加耀眼。
然而,这些来自遥远北方的胜利消息,并未能如同阳光般驱散笼罩在荣宁二府上空日益浓重的阴云。
反而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贾府自身难以挽回的颓势与深重的危机。
探春理家,愈发感到力不从心。
仿佛在泥泞中挣扎,越是用力,陷得越深。
各处庄子、铺面年初预计的收益,到了时节却迟迟不见踪影。
派人去催问,庄头、掌柜们不是推说今年北边战事影响商路、收成不佳,便是哭穷诉苦,甚至有的干脆避而不见。
而府外那些往日靠着贾府势力做生意的“朋友”。
此刻见贾府势衰,不仅之前的借款迟迟不还。
更是趁着冬尽春来、各处结账的由头,纷纷上门催逼旧债,言辞一次比一次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