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与盘根错节的旧勋集团,乃至与那高坐九重心思如海,对他猜忌日深的雍和帝,迟早会有一场决定生死命运的正面碰撞。
他必须在此之前,积蓄足够颠覆格局的力量,掌握足以自保乃至反击的筹码。
这一日,书房内的炭火烧得正旺,他却接到了一封来自宫中眼线的密报。
密报称,旧勋集团的核心人物,如理国公柳彪、缮国公石光珠等人,近日暗中往来频繁。
似乎在串联酝酿,准备在年后的某个大朝会上,再次对他发动雷霆一击。
拟议的罪名很可能是“结交边将、私募勇士、图谋不轨”。
这显然是指他暗中渗透边军、招揽韩铮等军中旧部的行为,已被对方察觉到了蛛丝马迹,准备借此大做文章。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条来自龙禁卫内部心腹的密报也送达案头。
雍和帝近日似乎对龙禁卫,尤其是秦易直接统辖的部队的调动、将领的任免情况,询问得格外仔细。
其身边的大太监戴权也几次旁敲侧击地打听秦易近日都与哪些军中将领有过接触。
帝心深处那猜忌的毒芽,已然生长,昭然若揭。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秦易屏退左右,独自站在书房中央那巨大的、标注着京城布防与各方势力范围的军事沙盘前。
目光锐利如鹰隼,缓缓扫过沙盘上那些代表不同势力的标识。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惊惶或惧色,只有一种历经沙场与朝堂淬炼而成的、近乎冷酷的平静。
以及一种猎豹般蓄势待发的锐利与警觉。
他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在寂静的书房中清晰回响。
“周仓。”
“末将在!”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门外的周仓应声而入,甲胄轻微作响。
“传令下去,让我们在京畿各营、五城兵马司,乃至宫中的眼线,都动起来。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给我盯死理国公府、缮国公府,还有……皇宫各门的异常出入人员。一有异动,立刻来报!”
“是!末将遵命!”
周仓抱拳,领命欲去。
“且慢。”
秦易叫住他,手指在沙盘上代表北疆的区域轻轻一点。
“另外,启用三号密道,以最快速度给北疆榆林镇的刘参将去信,内容按我们之前议定的第二套应急方案行事。告诉他,稳住自身,静观其变,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举妄动,但需做好一切准备。”
“明白!公爷放心!”
周仓神色肃然,重重点头,随即转身,大步流星而去,脚步声迅速消失在走廊尽头。
一道道指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悄无声息地漾开涟漪,迅速传向各方。
镇国公府表面上的温暖祥和之下。
一股强大的、对抗外部风暴的力量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调动、集结。
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澎湃,已呈奔腾之势。
这个冬天,对许多人而言是难熬的年关,对秦易而言,却是决定命运的巨大风暴来临前,最后的准备与蛰伏。
他修长的手指缓缓抚过沙盘冰冷的边缘,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即将到来的、足以席卷一切的惊涛骇浪。
而他,必将在这滔天巨浪之中,劈波斩浪,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