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的风波虽暂时平息,但秦易深知,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宁静。
旧勋集团此次受挫,绝不会善罢甘休,必定在暗中积蓄力量,酝酿着更凶猛的反扑。
而雍和帝那双深邃的眼睛,在审视旧勋的同时,又何尝不在更严密地审视着自己?
自己如今权势日隆,军功卓着,帝心深处的猜忌,只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
他必须争分夺秒,加快布局,才能在未来的惊涛骇浪中稳住自身,甚至掌握主动。
夜深人静,镇国公府的外书房却依旧烛火通明,映照出窗外侍卫挺拔如松的身影。
书房内,秦易召见了心腹将领周仓,以及几名经过严格考察、绝对忠诚的龙禁卫中层将领。
“边军那边,我们的人渗透进行得如何了?”
秦易的声音低沉,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周仓一身便服,却难掩行伍之气,他上前一步,恭敬回道。
“回公爷,按照您之前的部署,我们以协助安置退役老兵、洽谈军械贸易、协理部分边境后勤补给等名义,已与北疆、西陲三处关键军镇的守将建立了初步联系。”
“其中两位态度暧昧,还在观望,但有一位驻扎在榆林镇的刘参将,对旧勋集团把持枢密院、克扣边军粮饷早已不满,加之对公爷您昔日北疆大捷的威名十分仰慕,已通过中间人,明确表示了愿意效忠之意。只是目前尚不敢轻举妄动,还需进一步试探其诚意。”
“嗯。”
秦易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书案的边缘。
“谨慎是对的。边军将领关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阶段,不必要求他们明确站队,重点是建立可靠的联系渠道,掌握他们的动向和真实想法。关键时刻,能有人传递消息,或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响应,便足矣。切记,徐徐图之,不可急于求成,暴露了我们自己。”
“末将明白!”周仓肃然应道。
秦易目光转向另外几人。
“京畿各营,尤其是神机营、五城兵马司,这些直接关系京城安危的兵马,渗透力度要进一步加强。钱财方面不必吝啬,但要用在刀刃上,找平儿支取。动作要快,但更要稳,宁缺毋滥,确保每一个被拉拢过来的人,都是可靠、能用之才。”
“是!公爷!”几名将领齐声领命。
吩咐完军务布局,秦易又对负责情报搜集整理的管事吩咐道。
“旧勋那边,理国公府、缮国公府,还有几家主要的侯府,加派人手,严密监控其人员往来,尤其是与宫中、与各地督抚的暗中联系。宫中,戴权公公那条线,是我们的耳目,绝不能断,要确保消息及时、准确。我们要知道他们下一步想做什么,才能抢占先机。”
“是,公爷,属下必定安排妥当。”
众人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
书房内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