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坡伏杀的消息,虽然被秦易下令严密封锁,参与行动的将士也被再三告诫不得外传。
但在这信息传递速度远超常人想象的上层圈子里。
一些模糊的风声还是如同穿过缝隙的微风,悄然传回了京城。
在暗涌的波涛上吹起了更明显的涟漪,引起了各方势力截然不同的反应与盘算。
皇宫大内,养心殿。
雍和帝放下手中由秘密渠道送来的简报,指节轻轻敲打着紫檀木御案,眉头几不可察地微蹙了一下。
秦易在凯旋归途遇袭,他身为人君,自然感到震怒。
这不仅是对他钦定的大将军、凯旋王师的公然挑衅,更是对皇权威严的蔑视!
北疆刚刚平定,就有人敢对功臣下手,此风绝不可长。
然而,在帝王心术的深处,一丝更为复杂的情绪也在悄然滋生。
秦易此番立下的功勋,实在是太大了。平定北疆,迫降瓦剌,开疆拓土,稳定疆域之功,军中威望如日中天,万民称颂……
这样的臣子,对于任何一位帝王而言,都是既需要倚重的擎天玉柱,又难免心生忌惮的潜在威胁。
旧勋集团的那些小动作,他岂能不知?
某种程度上,他甚至需要借助这股盘根错节的保守势力,来制衡秦易这柄过于锋锐的“国之利器”。
只要这些争斗不危及江山社稷的根本,不影响到他的皇权稳固。
他乐于,甚至有意引导臣子之间维持这种微妙的平衡。
水至清则无鱼,臣子们若铁板一块,那才是帝王最大的噩梦。
“传旨,”
雍和帝沉吟片刻,开口对侍立一旁的秉笔太监道。
“申饬京兆尹、沿途州县官员,护卫大将军凯旋不力,致使惊扰王师,责令其即刻加强警跸,肃清道路,确保大将军一行安全返京,若有差池,严惩不贷!”
他下了一道看似严厉,实则并未深入追究根源的旨意。
既明确表达了对秦易的维护态度,安抚功臣之心。
又未借此机会大动干戈,去触动旧勋集团那敏感的神经,维持着朝堂上那脆弱的平衡。
理国公府,地下密室。
烛光摇曳,映照得柳彪那张本就阴鸷的脸庞更加晦暗不明。
他猛地将手中的密信揉成一团,狠狠摔在地上,从牙缝里挤出低沉的怒吼。
“废物!统统都是废物!近百名精心挑选的好手,装备精良,以逸待劳,竟然连秦易小儿的皮毛都没伤到!反而被他砍瓜切菜般杀了个干净!”
落雁坡行动的彻底失败,让他清晰地认识到,秦易个人的警惕性、其麾下龙禁卫的战力,都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初的预估。
想要通过这种直接的、硬碰硬的刺杀手段来解决秦易,难度极大,成功率渺茫。
“国公爷息怒。”
一名心腹幕僚连忙上前,压低声音劝慰道。
“此次行动,依在下看来,本意也并非真要取其性命,更多的还是一种试探,一种施压,看看秦易及其部众的反应与虚实。”
“如今看来,此獠确是劲敌,明面上的硬手段,恐怕难以奏效。我们……需得另辟蹊径,从长计议。”
另一名面相精干、眼神闪烁的谋士阴恻恻地接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