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猜是为了边境战事,陛下终于要派秦易出征了。
有人猜是京营整顿遇到了大麻烦,陛下要问责。
更有人恶意揣测是否是秦易功高震主,引起了陛下的猜忌……
忠顺亲王等人自然是盼着后两种可能。
他们一边加紧活动,打探消息,一边继续在京营和朝堂给秦易制造麻烦,试图在他“失势”前再加一把火。
然而,他们等来的却不是秦易被疏远或外放的消息,而是一个如同惊雷般的旨意!
皇帝下旨,为巩固京畿防务,应对多变边情,特旨新设“龙禁卫”。
其独立于京营体系之外,由镇北侯、提督京营戎政秦易兼任龙禁卫指挥使。
全权负责募兵、编练事宜!
一应粮饷装备,优先供给!
旨意一出,石破天惊!
所有人都懵了!
不是削权,不是外放,而是加担子!
而且是如此重要的、独立自主的新军指挥权!
这圣眷,简直是浓得化不开了!
忠顺亲王在府里听到这个消息时,当场砸碎了一个心爱的官窑茶杯,脸色铁青,气得几乎吐血!
他原本想将秦易排挤出京城,结果反而促使皇帝给了他更大的权力!
这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京营那些还在暗中抵抗的旧勋军官们,更是如丧考妣,彻底失去了对抗的勇气。
陛下这态度已经再明确不过了,谁再跟秦易作对,就是跟陛下作对!
而与秦易交好的,或暗中投靠的势力,则欢欣鼓舞。
尤其是林如海,更是欣慰不已,认为这是陛下革新军政、巩固皇权的重大举措。
消息也传到了荣宁两府。
贾母闻讯,沉默了许久,最终只是长长叹了口气,对鸳鸯道。
“往后……对东府那边,更要客气几分了。玉儿那里,一应份例,务必要比照家里最好的小姐来,只能更好,绝不能有半分短缺。”
她彻底认清了现实,贾府与秦易已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了。
王夫人则是又惊又怒又怕,躲在房里狠狠咒骂了几句,却也不敢再有丝毫动作。
连带着对黛玉也不敢再有任何刁难的心思,甚至还得强装笑脸。
薛姨妈听到消息,则是又羡又妒,对着薛蟠念叨。
“你看看人家秦侯爷!年纪轻轻,就这般了得!你再看看你!终日里就知道胡闹!”
说着又想起自己女儿宝钗,那般品貌才华,若是……
唉,可惜当初没有早早结下善缘。
而此刻的薛宝钗,正坐在蘅芜苑的窗下做着针线。
她听到莺儿打听来的消息时,穿针引线的手只是微微一顿。
随即恢复了平稳,脸上依旧是那般端庄娴静的表情,看不出丝毫波澜。
只有细心如莺儿,或许才能发现。
姑娘的耳根微微有些泛红,唇角似乎若有若无地向上弯了一下,但很快便消失不见。
她继续低头绣着花,心中却如明镜一般。
那条消息,果然送对了。
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
这位秦侯爷,绝非池中之物。
薛家的未来,或许……真的需要早做打算了。
只是,该如何打算?
母亲糊涂,哥哥不成器,这千斤重担,似乎不知不觉又落在了她的肩上。
她轻轻捻着丝线,眼中闪过一抹与她年龄不符的深思熟虑和决断。
神京的风,因龙禁卫的设立,再次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