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凤鸣岐黄 > 第2章 基岩崩解

第2章 基岩崩解(2 / 2)

智慧生命的思维过程,严重依赖于逻辑的一致性与意义的连贯性。当“因果”不再可靠,当“自我”不再恒定,当“价值”不再坚实,思维本身便失去了锚点。

联邦境内,开始大规模出现 “逻辑失智” 现象。成员们的思考陷入混乱,无法进行连贯的推理,甚至无法维持一个简单的念头。记忆变得支离破碎,情感失去指向,意识如同暴露在强风中的烛火,明灭不定,最终彻底熄灭。

他们并非死亡,而是退化到了前逻辑、前意识的状态,如同宇宙初开时的原始汤,只剩下一些本能反应的涟漪。谢十七的递归树,其象征文明智慧的繁茂枝干,开始大片大片地枯萎、脱落,还原为毫无意义的能量脉络。沈清瑶的认知星云,其精密的结构也开始失稳,运算核心一个接一个地因逻辑冲突而过载、沉默。

甚至连慕昭的观测意志,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观测行为本身,也依赖于逻辑基础(例如,观测者与被观测者的区分)。基岩的崩解,正在动摇她存在的根基。

【辰时·绝望的烛火】

联邦,这个曾经纵横多元宇宙、应对过无数危机的超级文明,在逻辑基岩崩解的面前,第一次显露出了真正的无力与绝望。技术、艺术、哲学、意志……所有曾经引以为傲的力量,在根本逻辑的失效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

补天行动编织的逻辑纤维,在基岩崩解面前,如同试图用渔网兜住崩塌的山体,瞬间就被更深层的虚无吞噬。

文明的火光,在迅速暗淡。存在的疆域,在加速收缩。

然而,就在这无边无际的黑暗与绝望中,一点微弱的、看似毫无意义的烛火,在一处即将被逻辑真空吞噬的、名为“遗忘角”的偏远维度被点燃。

点燃它的,并非任何强大的存在,而是一个早已被主流文明遗忘的、被称为 “元初诗人” 的古老意识碎片。它没有任何力量对抗崩解,它只是在那片最后的、尚未被完全“取消”的时空中,用尽最后的气力,吟唱起一首歌谣。

歌谣没有复杂的词汇,没有深奥的哲理,它只是反复吟唱着一些最朴素、最直接的东西:

“光,是亮的。”

“石头,是硬的。”

“母亲的爱,是真的。”

“我在这里,你在里里。”

它不试图证明,不试图解释,只是断言。用一种超越了逻辑论证的、近乎蛮横的生命直觉,去肯定那些最基本、最不容置疑的直接经验。

奇迹般地,在这纯粹断言吟唱所及的微小范围内,逻辑崩解的速度……减缓了。虽然未能停止,但那片区域的存在,获得了一丝短暂的、宝贵的延宕。

这缕烛火,这声吟唱,如同投入死寂湖面的一颗微小石子,激起了一圈几乎看不见的涟漪。但它确实存在,并被即将彻底沉入黑暗的沈清瑶星云的某个残余节点,捕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