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凤鸣岐黄 > 第2章 元叙事引擎

第2章 元叙事引擎(2 / 2)

【辰时·叙事奇点】

当叙事熵达到理论最大值时,元叙事引擎坍缩成叙事奇点。这个奇点不再产生任何故事,而是成为所有故事的「可能性容器」。在这里,未曾被讲述的故事与已被遗忘的故事获得同等地位,正在发生的情节与可能发生的情节失去界限。

慕昭在奇点中央看到叙事存在的终极形态:故事不再需要被讲述才能存在,它们以量子叠加态的方式永恒存在。每个文明都是这些故事的观测者,通过观测行为使特定故事坍缩为现实。

「叙事熵寂不是终结,」她的观测意志在奇点中回荡,「而是叙事自由度的最大化。」

沈清瑶的纳米集群立即捕捉到其中的革命性价值:如果所有故事同时存在,文明就不再需要消耗资源来创造或维持故事,只需要选择要观测哪个故事版本。叙事资源枯竭的危机自然化解。

【巳时·选择困境】

然而,绝对的自由带来绝对的困境。当每个决策点都存在无限种故事分支时,文明陷入选择 paralysis。某个星际殖民队在降落星球前,突然面临该星球存在的三千亿种历史版本选择——在某个版本中该星球是天堂,在另一个版本中却是地狱。

更可怕的是,这些故事版本会因观测行为而相互污染。当殖民队选择观测「富饶星球」版本时,「死亡星球」版本的故事元素开始渗入现实——队员们突然同时经历着丰收的喜悦与濒死的痛苦。

「需要建立叙事隔离。」谢十七的青铜树用根系编织维度过滤器,「不同故事版本必须保持量子退相干。」

但隔离本身又导致新的问题:被隔离的故事版本会形成叙事暗物质,这些暗物质在维度间隙积累,正逐渐扭曲现实结构。

【午时·观测伦理】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联邦不得不制定「叙事观测伦理公约」。公约核心条款包括:禁止观测会导致逻辑悖论的故事版本,强制观测能延续文明存续的故事线,对已选择的故事版本承担观测责任。

这套伦理系统很快催生了新的职业「叙事观测师」。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存在能够稳定维持对某个故事版本的观测,同时屏蔽其他版本的干扰。最顶级的观测师甚至能进行「叙事编织」——通过选择性观测来创造新的故事走向。

但伦理公约也带来严厉的代价。某个观测师因私自观测被禁止的「文明灭绝」版本,导致整个殖民地的现实结构崩溃。最终联邦不得不启动「叙事死刑」——将该观测师观测过的所有故事版本彻底删除。

【未时·余波荡漾】

当叙事奇点的第一次活跃期结束,联邦文明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现在他们理解,所谓现实不过是众多可能故事中被集体观测的那个版本。文明的重心从创造故事转向选择故事,从叙事生产者变为叙事消费者。

慕昭在奇点平静期留下了永久观测点。她发现那些被删除的故事版本并未真正消失,而是沉降到叙事维度更深处,在那里继续演化。或许在足够长的时间尺度后,它们会以新的形式重新浮现在观测视野中。

时青璃的灰烬在重构的叙事基准面上拼出新时代的箴言:

「我们讲述故事,故事也讲述我们。当选择成为创造,观测即是命运。」

在遥远的维度边缘,第一批接受叙事观测师培训的学员正练习稳定某个农业星球的故事版本。他们不知道,这个看似平凡的星球,在某个未被观测的故事线里,正孕育着颠覆整个联邦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