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蛛丝马迹·天网初张(2 / 2)

“至于线路修复与防御……”月英接过话头,看向马谡,“幼常,你亲自带队,抽调格物院最好的工匠,携带最新工具,务必在四日内修复线路。同时,我有一物,或可助你。”

她取出一卷图纸,在桌上铺开。上面画的是一种结构精巧的金属箱体,内部布设着复杂的簧片、晶体和导线。

“此物我称之为‘自毁共鸣匣’。”月英解释道,“可安装于未来电报线路的关键节点。一旦线路被非正常手段切断或破坏,匣内预设的星力感应符文便会触发,一方面可向最近的中继站发出特定频率的警报信号;另一方面,匣内的小型‘震天雷’核心会启动自毁,足以摧毁匣体及内部关键部件,防止技术泄露,并能对破坏者造成杀伤。”

马谡看着那精妙而狠辣的设计,倒吸一口凉气,随即振奋道:“有此物在,看那些宵小还敢伸手!”

“此物造价不菲,且需星力激活,暂只能装备于少数核心节点。”月英叮嘱,“具体布设方案,你与格物院机械部详细拟定。”

命令下达,整个荆益的机器高效运转起来。郭嘉的“灰雀”如同无形的蛛网,沿着那片“幽州麻”布料的线索,以及酸液的来源,在成都及周边城镇悄然撒开。徐庶调派的精锐士卒进驻各要害部门,气氛陡然紧张。而马谡则带着格物院的精英工程队,顶着寒风,奔赴岷江峡谷,开始了艰难的抢修工作。

月英坐镇格物院,一方面监督“自毁共鸣匣”的试制,另一方面,她开始着手构建一个更宏观的防御体系。

她将目光投向了刚刚稳定下来的长距离电报网络。既然信号可以通过线路传递信息,那么,是否也能传递“监控”与“预警”?

她召集了格物院信息部的骨干,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天网”计划。

“利用现有的电报网络,在主要城镇、交通枢纽、边境关隘设置监测点。监测点不再仅仅发送人为编写的电报,而是安装能够感应地面震动(侦测大队人马行进)、识别特定能量波动(侦测术法或大型武器激活)、甚至分析空气中异常成分(侦测毒气或大规模燃烧)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电报线路,实时传回成都的数据处理中心。”

月英指着初步构想的图纸,眼神灼灼:“我们将能近乎实时地掌握整个荆益境内的重大异常动态!无论是军队调动,还是类似之前的破坏活动,甚至是……‘观察者’污染造成的地脉异常,都将在‘天网’之下无所遁形!”

这个超越时代的构想,让在场的所有工匠和学者都感到震撼与兴奋。尽管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尤其是传感器的精度和数据的实时处理能力,但这无疑为荆益的防御体系,指明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就在“天网”计划开始初步论证和试验的同时,郭嘉那边,传来了突破性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