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釜底抽薪·技术之光(2 / 2)

“况且!”她话锋一转,声音拔高,“谁言军械之术不能惠民?锻造火炮膛管所需的高压密封技术,可用于改良水车,提升灌溉效率!研制弩箭所需的材料学,可造出更坚韧的农具,更耐用的车辆!格物院诸多民用之器,其源头灵感,皆与军工研发息息相关!此乃‘以武止戈’,‘以战促和’,更以军工之技,反哺民生之需!”

为了证明所言非虚,月英当场下令:“抬上来!”

几名格物院工匠应声抬上几件物品:一套利用火炮炮管锻造工艺改良的大型水力锻锤关键部件,一副采用弩机弹簧原理制作的、能极大节省人力的新型纺机模型,甚至还有一小罐从猛火油中提纯、可用于消毒和照明的石蜡!

“看清楚了!”月英指着这些实物,“这些,皆脱胎于尔等口中‘凶器’的研发过程!没有对力量的探索,没有对材料的极致追求,何来这些造福百姓之物?闭门空谈仁义,可能让田地增产?可能让织布更快?可能让伤病者得救?!”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心上。月英没有回避武器的敏感性,而是将其置于保家卫国和技术反哺的大背景下,将其从一个道德污点,转变为了必要之恶和进步之源。

广场上陷入了长时间的寂静。随后,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声:“月英夫人说得对!没有神机营,曹兵早就打过来了!”

“对!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格物院!”

“支持格物院!支持丞相和夫人!”

民众的呼声如同潮水般响起,彻底淹没了那些反对的杂音。那几个带头发难的儒生和所谓的“隐士”,在群情汹涌之下,面色惨白,灰溜溜地退下了高台。

观礼阁内,诸葛亮看着月英在阳光下挺拔的身影,眼中满是欣赏与欣慰。他知道,月英这番“釜底抽薪”的回应,不仅赢得了辩论,更在民众心中树立起了格物之学“守护与创造”并重的坚实形象。

然而,就在这场舆论大战看似大获全胜之时,徐庶面色凝重地快步走入观礼阁,递上一份密报。

“丞相,夫人。刚收到江陵急报,一段连接成都与江陵的关键电报线路,于昨夜被人……恶意破坏了!”

诸葛亮和月英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内部的暗流,并未因一场辩论的胜利而平息,反而转向了更直接、更卑劣的破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