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力与猜测在团队中蔓延。他们失去了领航员,站在了知识断崖的边缘。
而在网络更深、更暗的角落,“深蓝论坛”。
这是一个仅限于极少数经过严格身份验证的、从事真正前沿(且往往不被主流认可)研究的科学家匿名交流的平台。一个代号“拾荒者”的用户发布了一篇加密帖子,标题是《“窗口期”的共振猜想?——对近三个月全球七处远古遗迹异常能量波动的关联性分析》。
帖子指出,在林薇失踪时间点前后数小时内,位于全球不同大陆的七处特定远古遗迹(包括玛雅神庙、埃及金字塔、英国巨石阵等),其内部或周边都监测到了极其微弱、但频谱特征高度相似的未知能量波动。这些波动与任何已知的自然现象或人类活动均不匹配。
跟帖者议论纷纷。
“坐标点似乎符合某种古老的星图排列……”
“能量特征与传说中的‘拉莱耶文本’描述的‘门扉开启’残留有相似之处……”
“是否意味着,我们所在的时空,存在着周期性的‘薄弱点’?林博士的实验,是否无意中……叩响了某扇门?”
这些讨论很快被更严谨的数据分析和争论所覆盖,但“窗口期”、“叩门者”这样的词汇,却悄然在极小范围内流传开来。
超科院,陈院长办公室。
“烛龙”将一份薄薄的档案放在桌上。“这是‘镜像’项目的初步筛选名单。我们需要找到下一个‘林薇’,或者……下一个‘林明远’。在真正的风暴可能来临前,我们不能只有一个‘诺亚方舟’。”
陈院长看着窗外模拟的自然风光,沉默良久。“我们面对的,究竟是什么?”
“未知。” “烛龙”的回答冰冷而精确,“但历史告诉我们,面对未知,停滞即是灭亡。林薇博士……无论她现在在何方,她的失踪本身,就是最刺耳的警报。”
21世纪的这一侧,水面之下,暗流汹涌。一位顶尖科学家的消失,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未能激起大众的涟漪,却在国家机器与极少数知情者心中,敲响了警钟,推动着他们以更谨慎、更坚定的姿态,去窥探那片笼罩在文明之上的、浩瀚而危险的未知。而那跨越维度的求救信号,或许正穿行于时空的乱流,等待着被故乡捕捉到的那一丝微乎其微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