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吴郡初识孙伯符(1 / 2)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春。吴郡,由全县。

一辆装饰朴素的马车,在十余名精悍护卫(皆作商队护卫打扮)的簇拥下,驶入县城。马车旁,典韦骑着匹健马,虽刻意收敛气息,但那魁伟的身形和偶尔扫视四周的凌厉眼神,依旧让路人侧目避让。

车内,十岁的黄月英(虚岁十一),再次换上了男装,化作一个眉清目秀、气质沉静的小公子“黄英”。她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心中思忖着即将到来的会面。

根据郭嘉整理的情报和“金鳞”江东分号管事的安排,今日孙策将会在由拳县外的军营,接见几位来自江北的商贾,洽谈军马采购事宜。“金鳞”商号凭借其良好的信誉和雄厚的财力,也争取到了一个席位。

这是接近孙策最好的机会。

军营辕门外,戒备森严。经过层层通报和检查,月英带着扮作随从的典韦,以及一名精通商务的老成管事,走进了中军大帐。

帐内气氛肃杀。主位之上,端坐一人,年约二十,姿颜俊美,身形挺拔,顾盼间自有一股慑人的英气与霸气,正是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孙伯符。他身旁站着几位将领,皆气息彪悍。

孙策正在与先前进来的几位商贾交谈,语气爽朗直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那几位商贾在他面前,显得颇为拘谨。

轮到“金鳞”商号,老管事上前,依礼拜见,陈述来意,并呈上礼单——除了常规的金银,还有十坛极品“烧春”和两匹绝品“流云锦”。

孙策对金银兴趣不大,但听到“烧春”和“流云锦”时,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他命人打开一坛酒,浓烈的酒香瞬间弥漫大帐,引得帐中诸将纷纷抽动鼻子。

“好酒!”孙策赞了一句,又看向那流光溢彩的锦缎,点了点头,“‘金鳞’商号,近来名声不小。你们东家是何人?竟能弄到这等好物?”

老管事按照事先交代,恭敬答道:“回禀将军,我家东家姓黄,今日亦随行在此。”说着,侧身让出身后的月英。

孙策和帐中诸将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月英身上。

见只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众人皆是一愣,随即露出诧异、甚至有些好笑的神情。

孙策剑眉微挑,看着眼前这个面对军中肃杀之气却毫无惧色、眼神清澈沉静的小童,倒是来了几分兴趣:“哦?你就是‘金鳞’商号的东家?黄……小公子?”

月英上前一步,从容不迫地拱手行礼,声音清越:“小子黄英,见过孙讨逆将军(孙策被曹操表为讨逆将军)。家中事务,暂由小子打理,让将军见笑了。”

她不卑不亢的态度,让孙策眼中的兴趣更浓。他挥挥手,让那几位已完成交易的商贾退下,饶有兴致地看着月英:“黄小公子年纪轻轻,便能执掌如此大的家业,想必有过人之处。今日除了生意,还有何事?”

月英抬起头,直视孙策,朗声道:“小子久闻将军神武,横扫江东,有霸王之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小子此行,一是为生意,二则是想与将军结个善缘。”

“善缘?”孙策笑了笑,带着几分审视,“如何结法?”

“我‘金鳞’商号,愿为将军提供最优质的军需物资,包括但不限于丝绸、美酒、药材,乃至……精良的兵器铠甲。”月英缓缓道来,“价格可优于市价三成,并且,可用江东特产,如海盐、珍珠等抵扣部分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