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 > 第64章 源初烙印与星火网络

第64章 源初烙印与星火网络(1 / 2)

林凡的昏迷,以及深海随之发动的、旨在将地球彻底转化为规则深渊的全面反扑,将战争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残酷阶段。天空被扭曲的光线染成病态的昏黄,规则背景场的持续恶化让未受保护者心智摇摇欲坠。全球各地刚刚点燃的、星火般的次级遗迹,在恐怖聚合体的同步冲击下风雨飘摇,人类艰难构筑的防线承受着巨大压力。

然而,在这至暗时刻,真正的转机并非来自外部战场,而是源于林凡那深陷昏迷的意识深处。

他并非静止不动。监测仪器上那组异常而规律的尖峰脉冲,揭示了一场外人无法想象的、凶险无比的意识风暴。他的“星云”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运转着,并非在计算,而是在搏斗——与那些来自“源初坐标”的、疯狂而绝望的信息碎片搏斗。

这些碎片,经过徐婉不惜代价的光辉之力护持与“神游仪”的后续数据分析,其本质逐渐被勘探署所理解。它们并非简单的记忆或数据,而是某个难以想象的、超越了当前宇宙规则框架的古老存在,在其最终被“蚀暗”吞噬、污染、同化的崩溃瞬间,其极致的痛苦、悔恨、疯狂以及对后来者的扭曲警告,被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烙印在了规则的最底层,如同用烧红的铁烙刻在灵魂上的疤痕。

这烙印本身,就是其最后的存在证明,也是其最终的疯狂。它并非上个文明的遗产,而是上一个“受害者”临终前惨烈的尖叫,其信息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污染性和破坏力,足以让任何接触者的意识崩溃。林凡之所以能短暂承受并带回碎片,全靠伊莎碎片带来的规则亲和性、“星云”的极致算力以及徐婉的拼死护持。

此刻,在他的意识海中,林凡正引导着“星云”的力量,并非去“解读”这些碎片,而是去剥离、解析那疯狂外衣下,可能隐藏的、关于“蚀暗”本质及其弱点的真实信息,以及那条“归零之路”背后可能存在的、一线危险的生机。这过程如同在滔天海啸中打捞一枚特定的绣花针,稍有不慎,便会被疯狂的洪流彻底吞没。

徐婉紧紧握着他的手,纯净的光辉之力如同纤细却坚韧的缆绳,牢牢系住林凡在风暴中飘摇的意识核心,为他提供着唯一的支点。她能感受到林凡意识中传来的剧烈痛苦与挣扎,脸色苍白如纸,却毫不动摇。

就在全球战局最为吃紧,多处次级遗迹即将熄灭的刹那——

林凡紧闭的眼皮下,眼球剧烈转动!监测仪器上的脉冲频率陡然飙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随后又猛地归于一种奇异的、深沉的平静。

林凡的意识在疯狂的边缘挣扎,最终传递回指挥中心的,并非任何可以言说的语言或图像。那是一股高度凝练、几乎将规则本质压缩到极致的信息洪流,如同宇宙诞生之初的原始脉冲,直接烙印在“神游仪”的接收矩阵和徐婉与之共鸣的感知中。

陈雪和她的团队第一时间扑向了解析终端。数据流被艰难地展开、还原,呈现在主屏幕上的,是一系列令人目眩的、交织着复杂能量签名与多维拓扑结构的规则标识图谱。

首先被解析出的,是一组精确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频率与空间坐标的复合标识。它们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清晰地指向了深海聚合体庞大网络中,那几个最为关键的、负责协调全局规则同步与污染放大的核心节点。其精确程度远超人类以往任何探测手段所能达到的极限,仿佛绘制这张图谱的存在,曾亲手搭建或彻底剖析过这个恐怖网络的每一个齿轮。

紧随其后的,是数段极其诡异、充满了不和谐波动的规则编码序列。它们并非旨在毁灭或破坏的能量武器,其结构更接近于一种…恶意的逻辑悖论或信息层面的病毒。分析显示,这些编码能够精准地嵌入聚合体的同步信号中,引发连锁性的规则混乱与失谐,如同将一把沙子撒入最精密的齿轮组,能有效撕裂它们的协同,大幅削弱其污染场的共振强度。

第三部分信息则是一张极其复杂的、动态的网络构建示意图。它详细描绘了如何利用全球现存的所有“守望塔”及已被激活的次级遗迹作为节点,通过调整其输出频率和相位,相互耦合,编织成一个临时的、覆盖全球的协同干扰场。这个网络并非坚不可摧的盾牌,它的目的并非完全抵挡攻击,而是像一个巨大的、无形的缓冲垫,最大程度地迟滞、偏转和耗散深海聚合体那同步一致的恐怖攻势,为各地防线争取到至关重要的喘息之机。

而最后,在所有技术性信息的末尾,附着着一小段独立且极其强烈的意识印记,它并非图谱,更像是一声用尽最后力气发出的、跨越了无尽时空的呐喊,被转化为冰冷的文字,带着令人心悸的绝望,显示在屏幕下方:

警告:“归零之路”…非解脱之路…乃…同化之路…“静默核心”即为…最终吞噬之口…不可接近!不可探寻!重复警告!不可接近!不可探寻!

信息传输完毕,林凡再次陷入深度昏迷,仿佛刚才的爆发耗尽了他全部的心力。

指挥部内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

“他…他做到了!他从那些疯狂碎片里剥离出了有用的东西!”陈雪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立刻!分析这些数据!验证可行性!”山岳指挥官反应极快,声音斩钉截铁,“全球所有单位!最高战备!准备执行‘干扰’协议!”

全球遗迹联合勘探署的数据破译部和技术复现部以最高效率运转起来。林凡提供的“干扰编码”和“网络示意图”虽然复杂超前,但其底层逻辑与人类正在研究的遗迹规则技术一脉相承,并非完全无法理解。

数小时后,初步验证完成:方案可行!

命令下达。全球所有尚在运作的“守望塔”和次级遗迹点,接到了统一的指令:暂停一切其他功能,将能量输出调整到特定频率,按照林凡提供的示意图,将其规则力场向外延伸、交织,尝试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简陋却有效的协同干扰网络!

徐婉强忍着虚弱,将自身光辉之力提升到极致,作为整个网络的“频率校准基准”和“强心剂”,通过远程连接注入几个关键的主塔节点。

昆仑主塔的光芒不再追求稳定的净化与扩张,而是以一种生涩却坚定的节奏开始脉冲,如同一位古老的心脏起搏器被强行激活,每一次搏动都向外辐射出带着特定干扰编码的规则涟漪,其覆盖范围收缩,却更具穿透性和破坏性,精准地瞄准了深海聚合体网络的一个关键共振节点。

北美“基石之城”控制的“锻炉”遗迹,其晶体穹顶发出的不再是锻造稳定的轰鸣,而是断断续续、高亢刺耳的震波,如同一个巨大的、失控的音叉,以其特有的频率疯狂敲击着另一个规则节点,打乱着其周边的能量协调。

欧洲的“心钥”祭坛,散发出的意识屏障不再追求绝对过滤,而是开始波动与扭曲,将深海的精神低语切割、打碎、重组为毫无意义的杂乱噪音,严重干扰着聚合体之间的意识同步。

俄罗斯的“铁幕”堡垒产生的规则引力场,则开始了极不规则的颤动与涡旋,时而将污染的洪流偏转推开,时而又产生诡异的吸力,将部分能量吸入内部引发小规模的规则殉爆,以自损的方式破坏着敌人攻势的连贯性。

……

全球各地,星星点点的遗迹之光,如同响应着同一个不屈的脉搏,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闪烁、震荡、轰鸣!它们输出的不再是纯粹的“守护”或“净化”,而是充满了攻击性、破坏性、甚至自毁倾向的规则噪声!

这些噪声单独来看,或许微不足道。但当它们按照林凡提供的图谱,以特定的相位、频率和强度相互耦合、叠加、共振时,奇迹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