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点时间进行深度恢复,但没问题。”林凡的回答斩钉截铁,眼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这种性质的侦查任务,‘利剑’小队无疑能提供最强的外围警戒和战术支援。但核心区域的勘察,尤其是应对可能存在的、超出常规理解的规则层面陷阱或能量防御,我和徐婉的能力或许更为关键。”
徐婉也郑重地点头,声音清晰而冷静:“我的精神力感知对于能量异常和环境中的意识残留比较敏感,或许能提前发现一些肉眼和仪器无法探测的危险。”
山岳依旧犹豫。让林凡和徐婉这两位承载着人类未来进化希望的特殊人才深入如此明晃晃的险境,风险系数实在太高。
就在这时,伊莎再次开口,她的声音为决策提供了关键支撑:“建议组成一支混合侦查小队执行此次‘夜莺’行动。由‘利剑’小队负责外围区域清扫、警戒圈建立与战术支援,提供绝对的火力与安全保障。林凡与徐婉负责核心区域的深入勘察、能量异常应对及可能的信息获取。我将提供全程远程数据支持与规则层面波动监控。另,根据坐标点环境数据分析,该区域极端寒冷、磁场复杂且可能存在未知生物污染或变异体残留,建议派遣张浩医生同行。其专业的医学背景与应急救治能力至关重要,可负责小队成员的健康监控、紧急医疗支援,同时由他负责对环境样本、可能存在的生物组织残留进行规范的初步采集、密封与保存,以备后续深度分析。”
伊莎的建议综合了各方优势,并准确依据张浩的实习医生身份赋予了其明确且关键的任务职责,在最大限度控制风险的同时,也确保了任务的专业性和完整性。
山岳沉思片刻,最终重重地点了下头:“批准执行!行动代号:‘夜莺’。林凡,徐婉,张浩,你们三人立刻进行最终准备,二十四小时后准时出发。‘利剑’小队会提前一阶段部署,为你们清扫外围可见威胁并建立前进安全区。记住,这次行动的主要任务是:获取有效情报与样本,确保自身安全。如遭遇任何不可控风险或确认为陷阱,拥有最高自主裁决权,立即撤离!”
命令一经下达,整个“守望”基地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般高效运转起来。
林凡和徐婉被医疗小组重点关照,进行最后的恢复性治疗、状态微调和能量补充。张浩则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准备他的专业装备:扩容版的医疗急救箱、便携式高精度生物检测仪与毒素分析仪、多功能环境样本采集套装(包括低温保存管、防污染取样工具)、以及一套能够抵御极寒和一定程度能量冲击的特制防护服。作为医生,他的思维聚焦于可能遇到的伤员急救、环境中的未知病原体、生物毒素或辐射污染,以及如何规范地保存可能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样本。
陈雪为他们提供了最新型号的微型高灵敏度能量探测器、加强版的加密通讯与生命监测系统(直接与伊莎和后方指挥部链接)。
山岳则与“利剑”小队指挥官进行了详细的战术推演,制定了周密的接应、掩护和紧急撤离方案,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
二十四小时的准备时间转瞬即逝。一架经过特殊伪装、涂有最新型吸波材料、具备极强隐身性能和恶劣环境适应能力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在浓重夜色的掩护下,如同幽灵般悄然驶出“守望”基地的隐秘机库,向着遥远而危险的葬神山脉方向疾驰而去。
机舱内,灯光调至昏暗。林凡闭目养神,看似平静,实则内在的“星云”正在缓缓加速运转,感知着周围的一切能量流动,如同一柄经过千锤百炼、渴望着饮血的绝世利剑,即将出鞘。徐婉在一旁静坐,呼吸悠长,精神力内敛如深潭,平静的表面下蕴含着磅礴的力量,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张浩最后一次仔细检查着他的医疗背包和样本箱,清点着每一件器械和药剂,眼神专注而严谨,带着一名医生特有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知风险的警惕。
他们三人都清晰地知道,此行绝非一次简单的侦查任务。那片被永恒冰封的死亡峡谷之中,等待他们的,可能是“公司”精心布置的、致命无比的陷阱,也可能是一个揭开惊天动地阴谋的关键钥匙,更可能…是两者残酷的结合体。
运输机强悍的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穿透厚重云层。下方,连绵起伏、被万古冰雪覆盖的黑色山脉轮廓逐渐清晰,如同无数头沉睡的远古巨兽的脊背,在冰冷的月光下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寂静与死亡的气息,充满了无尽未知与极致危险。
“夜莺”行动,正式拉开序幕。而远在山脉最深处,那片被遗忘的冰封绝地之下,仿佛有什么古老而冰冷的意志,提前感知到了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于永恒的死寂中,悄然苏醒了一丝漠然而充满恶意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