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战无可战(1 / 2)

京畿,远洋司工坊内,灯火通明。

陈墨和石毅、王新生等人,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图纸,激烈的讨论着。

图纸上画着的,是个结构非常复杂,却又充满了未来感的机械。

这是蒸汽机的初步构想。

“国公爷,按照您这个思路,这个活塞的压力,理论上可以推动比牛马更重的物体!”

石毅眼中,闪着激动的光芒。

王新生则站在一旁,不断的在脑海中完善着各个零件之间的结构。

就在这时,陈墨的动作微微一顿。

他拿起手中的笔,在图纸上轻轻又补了几笔。

然后,他直起身,看着眼前这幅足以改变世界的蓝图,淡淡的说了一句。

“一个时代,结束了……下一个时代,要开始了!”

随即,他再次低下头,指着图纸上一处构造。

“好了,我们继续,关于这个传导问题,我有个新的想法……”

多尔衮的死讯,早在陈墨意料之中。

所以并没有激起陈墨心中太大的波澜。

只是有一点点可惜,没有亲眼见一见这个曾经造就过一个时代的人物。

罢了!

谁的人生,没有一丝遗憾呢?

想留却留不住的人,想做却没机会做的事。

有机会的话,去他墓前敬一杯酒吧!

盛京,却完全不同。

多尔衮的死讯,无异于一场大地震,彻底撼动了整个盛京。

和硕郑亲王府。

济尔哈朗听着手下人的汇报,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

他强压心中的狂喜,脸上却是一副悲痛的模样。

“哈……哎!天妒英才啊!摄政王为我大清操劳一生,竟有此下场!”

他身边的谋士,心领神会的上前一步。

“王爷,国不可一日无主,如今摄政王薨逝,朝中群龙无首,还请王爷以大局为重”

济尔哈朗长叹一声,缓缓起身。

“多尔衮死了,现在,也的确需要一个人主持大局了!”

盛京宫阙大殿。

往日象征无上权力的仪征王大臣会议,此刻冷冷清清。

多尔衮的灵柩还停在睿亲王府,可这朝堂之上,那张属于摄政王的宝座,让人垂涎不已。

孝庄太后抱着年幼的福临,端坐在龙椅上,隔着一道黄色的帘子,静静的看着下方神色各异的王公大臣。

郑亲王济尔哈朗,此刻昂首挺胸,处在百官之首。

他环视一周,看着那些曾经只敢在多尔衮面前唯唯诺诺的宗亲贵族,眼中闪过一丝一闪而过的得意。

多尔衮死了,多铎也死了。

阿济格,整天把自己锁在书房内,神神叨叨、念念有词,怕是精神也有些不正常了。

这大清的天,也该他来撑一撑了。

他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沉默。

“太后,皇上!”

“如今摄政王不幸薨逝,我大清正值危难之际,万不可群龙无首!”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重整军心,为所有战死沙场的八旗勇士报仇雪耻!”

他猛地提高音量,声音慷慨激昂。

“我八旗铁骑,纵横天下多年,何曾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陈墨小儿,到底不过是个黄口竖子,仗着有些奇技淫巧,便敢辱我大清!”

“此仇不报,我等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济尔哈朗身后,几个同样主战的少壮派将领纷纷起身附和。

“郑亲王所言极是,我等愿为先锋,与那陈墨决一死战!”

“对!血债必须血偿!我大清的勇士,没有一个孬种!”

一时间,殿内喊杀声震天,搞得好像下一刻就要倾巢而出,杀到南朝京师。

孝庄始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拨动手中的佛珠,帘子后的面容,让人看不真切。

就在主战派气势达到顶峰之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敢问郑亲王,各位将军,我们……拿什么去战?”

众人闻声而去,只见一个身形佝偻的老者,缓缓从人群中走出。

正是刚刚被放出大牢的范文程……

此刻的他,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锐气,整个人像是老了十几岁。

济尔哈朗看着这个曾经被多尔衮视为心腹的汉臣,眼中闪过一丝鄙夷。

“范先生,你这是何意?想要动摇我等军心?”

“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