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豫北灯塔(2 / 2)

风尘仆仆的李岩,带着三千后勤兵,赶到了大名府。

也带来了大名府的希望。

大名府城外,无数流民闻风朝着这里赶来。

“快看城楼上的旗帜,是墨字旗!是定国公的城池,终于到了!我们能活下去了!”

流民的涌入,李岩早有预料。

城外十里。

一片荒芜的土地,李岩亲自拿着图纸,指挥着流民和后勤兵。

“这里,是我们的第一个屯田点!”

“开荒!饮水,建屋!”

三千后勤兵,就像三千头蛮牛。

挖掘沟渠,平整田地,搭建屋舍……

那惊人的效率,让这些百姓看的目瞪口呆。

“天啊!这些人,都是神仙吗?”

“这才一天,就干了这么多!我们十天都干不完啊!”

这就是定国公的军队吗?

他们果然和传闻中一样,善待百姓,给百姓活路!

南边的传闻,都是假的!

李岩站在高处,他的声音,通过一个简易的传声木传遍四方。

“定国公有令!凡愿在此开荒安家的,每户分地十亩!且可分得种子和农具!”

“官府会统一发放,并提供帮助!第一年,减免所有赋税,往后最多只收一到两成!”

“更有玄甲军日夜巡逻,保尔等平安!”

话音一落,人群议论纷纷。

给地,还减免赋税?

而且最多只收两成?

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

一个老者说道。

“管他呢!反正在哪都是等死,不如信定国公一次!”

无数流民,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纷纷涌向登记处。

一个名叫张铁牛的汉子,背着年迈的母亲,拉着面黄肌瘦的妻儿。

已经在路上走了七天七夜。

他们是从开封府逃难过来的。

鞑子的骑兵小队,就像蝗虫过境一般。

烧了他家的房子、田地。

抢走了家里最后一颗粮食。

听说北边有活路。

这才拖家带口的往这边赶。

就在他马上就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一队巡逻的玄甲从军发现了他们。

他本能的将妻儿老母护在身后,眼中满是绝望。

以为自己一家,今天便要死在这里了。

可那些士兵,只是连忙从怀里掏出几块饼子,递给快要饿晕的孩子。

“老乡别怕,我们是定国公的兵!”

“再往前五里,就是大名府的屯田点,到了那里,你们就有活路了!”

说完,他们又从身上凑出几个饼子和水袋,递给了他。

张铁牛接过东西,看着对方真诚的眼神。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的像个孩子。

越来越多的流民,被玄甲军接引,送往一个个新建的屯田点。

他们在这里得到了土地,住进了新房。

看着地里已经开始露头的麦苗。

简直就是一场梦!

大名府,被陈墨打造成了中原的一座灯塔。

照亮了整个豫北的路。

王家彦看着城外连绵的灯火,看向李岩,由衷说道。

“定国公此法,真乃神来之笔!怕是用不了多久,整个豫北,便可归心了!”

李岩看着城外男耕女织的景象,心中的某处柔软被触动。

不知那位被陈墨夸赞的奇女子,现在过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