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彻底成了泥潭。每一个回合都打得磨人,防守端肌肉撞得“砰砰”响,抢一个篮板能缠上三四秒,进攻端传球得盯着人缝,稍微慢一点就被断。
比分在40分到45分之间来回跳,领先的人换了一次又一次,可就是没人能把分差拉开到5分以上。
林凯也遭了罪。一次协防,吉诺比利突破到篮下,明明看着要上篮,突然一个虚晃。
林凯下意识跳起来封盖,脚还没落地,就听见裁判哨响——防守犯规。吉诺比利站在罚球线,两罚全中,分差又回到3分。
林凯甩了甩手,心里窝着火——刚才那下,明明是吉诺比利先沉肩,可客场哨就是这样。
更让他烦的是,马刺队员好像摸透了他的跑位,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跟着他瞎动,反而学会了“骗”——有时候他往左边跑,防守人就虚晃一下,不真跟,等他变向,立马有人补过来。
他的进化能力,在这种老练的集体防守面前,越来越难造出直接机会。
半场结束前最后8秒,火箭落后1分。球权在火箭手里,林凯站在弧顶持球,抬手看了眼计时器。
姚明会意,从篮下绕出来给他挡拆。马刺换防快,邓肯一下就贴了上来——比林凯高了快10公分,长臂一伸,几乎把他面前的视线全挡了。
林凯运球往后退了半步,连续胯下运球,眼睛盯着邓肯的脚。
计时器跳到3秒时,他没再等,猛地起跳,身体往后仰,强行出手。邓肯的手几乎盖到他脸上,篮球飞出去,磕在篮筐前沿,弹了一下,又砸在篮板上,最后滚了出来。
哨声正好响了。记分牌上的数字停在48比49——火箭带着1分的劣势,走进了更衣室。
更衣室里的气氛说不上差,却也绝不好。没人说话,只有此起彼伏的喘气声和拧毛巾的声音。按理说,能在马刺主场扛住开局的猛攻,半场只落后1分,已经算超预期了。
可刚才那48分钟打得太耗人,每一次防守都要拼到腿软,每一次进攻都要绞尽脑汁,现在一放松,浑身的力气像被抽走了似的。
范甘迪拧开矿泉水瓶,喝了一口,又把瓶子放下。“喘够了就听着。”他的声音比刚才哑了点,却更沉,“我们还在这儿——没被他们打垮,咬住了,这就够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下半场别想别的,就拼意志。谁先松劲,谁先失误,谁就掉下去了。篮板护好!别瞎传球!机会肯定有,抓住一次,就够了!”
林凯坐在最角落的位置,拿着毛巾擦着脸。半场数据栏上,他6分3助攻,不算差,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刚才那48分钟耗了多少精力——不是体力上的,是精神上的。马刺对他的防守,早不只是防跑位、防传球了,是故意用小动作蹭他,用垃圾话扰他,一点点磨他的耐心。
波波维奇就像躲在暗处的猎人,不着急下手,就一点点缩紧包围圈,等着他出错。
他拿起水瓶,喝了口温水。1分的分差,像暴风雨里的一小块平静,看着安稳,可谁都知道,下半场一旦体能掉下去,压力堆上来,这点平衡随时会碎。
是他们抓住那点一闪而过的机会,把微光变成光;还是马刺借着主场的劲,把他们彻底拖进深渊——最终的审判,就看接下来的48分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