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这时,幻忆晶突然震了一下,淡紫雾气瞬间浓了十倍,苏轼、李清照、谢灵运的眼神又开始变得迷离,“不好!晶在加强幻境!我们必须尽快毁了它!” 林渊握紧石刀,往幻忆晶冲,刀上的九境纹爆亮,暖光逼退了周围的雾气,他用刀往晶上砍,“当”的一声,刀被弹了回来,晶壁上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晶壁太硬!得用混合腺液和忆核碎粒!”
小羽赶紧把一块嵌满忆核碎粒和九境虫腺液的焦面包,往晶上扔,面包落在晶壁上,暖光漫开,晶壁上瞬间出现一道裂纹,“有用!但一块不够!” 她又烤了几块面包,递给苏轼、李清照、谢灵运,“我们一起把面包扔在裂纹上,用暖光撑破晶!”
苏轼、李清照、谢灵运接过面包,同时往晶的裂纹上扔,面包的暖光汇在一起,裂纹越来越大,幻忆虫扑过来想保护晶,却被面包的暖光化成了淡紫雾气,“林渊!用刀砍裂纹!” 阿幻喊着,把自己手里的面包也扔了过去。
林渊握紧石刀,把九境的暖全部注入刀中,刀上的九境纹亮得刺眼,他大喊一声,用尽全力往晶的裂纹上砍,“当——” 一声巨响,幻忆晶瞬间碎成无数块,淡紫雾气像潮水一样往外涌,却被周围的暖光逼得慢慢消散。
晶碎的瞬间,境域里的淡紫雾气全部消散,天空露出了淡蓝色的光,陷入幻境的居民们纷纷清醒,有的茫然地看着周围,有的抱着身边的人哭,“我终于醒了!我以为再也回不来了!” 阿幻看着清醒的居民们,眼泪落了下来,“娘,我做到了!我毁了幻忆晶,救醒了大家!”
林渊的石刀,在暖光的照耀下,九境纹恢复了原样,他往边界的方向望,远处的雾里,竟泛着点淡绿的光,“阿幻,你知道那是什么境域吗?”
阿幻顺着林渊的方向看,眉头皱起来,“我娘说,那是‘枯忆境’,境域里的土地全是枯的,没有草木,没有生机,居民们的忆也像枯木一样,没有温度,哪怕记得娘的烤面包,也感受不到暖,比幻雾境更让人绝望。” 他的声音沉下来,“娘说,枯忆境的忆,是‘死忆’,没有暖,没有情,只是单纯的记忆碎片,那里的居民,活着和死了没区别。”
林渊点头,握紧石刀,“看来,我们得去枯忆境看看,不能让居民们永远活在没有暖的枯忆里。” 他看向小羽、苏轼、李清照、谢灵运,“枯忆境的危险,可能比幻雾境更让人无力,你们愿意一起去吗?”
小羽笑着点头,手里拿着块焦面包,往林渊手里递,“有焦面包的暖,有九境的情,再枯的忆,我们也能让它重新发芽。” 苏轼也点头,“忆的本质是暖,是情,只要有真暖真情,枯木也能逢春,我去。” 李清照和谢灵运也跟着点头,“一起去,给枯忆境的居民,带去暖,带去情,带去活下去的希望。”
阿幻看着他们,把自己手里的焦面包往林渊手里塞,“这是我娘当年烤的面包碎,虽然凉了,但藏着娘的暖,或许能帮到你们。” 他往灶边走,“我会守住幻雾境,让居民们恢复正常的生活,你们要是需要帮忙,就往忆核里输暖光,我会想办法帮你们。”
暮色降临时,幻雾境的淡紫雾气已经彻底消散,天空露出了璀璨的星光,忆核的光像颗小月亮,照亮了整个境域,居民们围着陶灶,烤着焦面包,唱着歌:“幻雾散,晶破碎,真暖一缕唤君归,假忆空,真情贵,焦香相伴永不悔……” 幻忆虫(已经恢复本能)领着几只小虫,往枯忆境的方向飞,翅膀的暖光像串灯,照亮了新的路;痕网的金光也往雾里飘,网眼的“破幻”痕里,缠着焦面包的纹、松脂的暖、绣线的情、忆核的光——和鸣境的暖,要带着九境的“枯木逢春”,去唤醒枯忆境的人,去让每个回忆,都能记着“忆的本质是暖,是情,哪怕枯了,也能在真暖里重新发芽”。
(本章约4800字)
【下章预告】
林渊一行抵达枯忆境时,才发现这里比幻雾境更绝望——境域里的土地全是深褐色的焦土,没有一棵草木,没有一丝生机,天空是灰蒙蒙的,连风都带着枯涩的味道。居民们坐在地上,眼神空洞,手里拿着各种旧物(焦面包碎、旧木铲、旧帕子),却面无表情,哪怕小羽把刚烤好的焦面包递到他们面前,他们也只是机械地接过,咬一口,没有任何反应,像在吃毫无味道的土块。枯忆塔下的“枯忆晶”,是一块灰褐色的晶石,表面没有任何光泽,晶里裹着无数干枯的记忆碎片,没有一丝暖光;守塔人阿枯,手里攥着娘的旧铲,铲头的焦纹已经干枯,他能说出娘烤面包的步骤,却感受不到任何暖意,甚至忘了“暖”是什么意思。林渊用石刀的九境纹往枯忆晶上砍,晶没有任何反应,反而让石刀的暖光也变得枯涩;小羽烤的焦面包,在枯忆境里,竟慢慢失去了香味和温度,变成了一块普通的面包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