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忆母虫被光罩和绣线缠着,翅上的小孔里,慢慢不再喷黑雾,反而透出点淡暖光,虫的触角也不再碰光带,而是往忆核的方向探,“它醒了!九境的暖让它恢复本能了!” 李清照高兴地喊,绣线上的旧帕碎片,慢慢融进虫的翅膀,虫翅膀的小孔里,开始往外喷淡暖光,往忆核里输。
谢灵运赶紧把剩下的砂粒和忆核碎粒,铺在忆核周围,形成一圈更厚的光带,“这样黑雾就进不来了!忆核的光,有母虫的暖光输,应该能稳住!” 他往光带里添了点松脂,光带的暖更浓了。
林渊的石刀,在忆核的光下,九境纹的黑纹全退了,比之前更亮,他往周围看,居民们虽然还在发呆,但有的已经开始摸自己手里的旧物——有个小孩握着块焦面包碎,面包碎竟泛出淡光;有个妇人摸着旧木铲,铲上的焦纹慢慢显了点;“他们的忆,没被噬空,只是被雾藏起来了!只要有暖光,就能醒!” 他对小羽说。
小羽赶紧又烤了几块混合腺液的焦面包,分给居民们,“闻闻这面包,是娘的暖,是家的暖,记起来的,就往忆核旁来,我们一起守家!” 居民们接过面包,有的闻了闻,眼里闪过微光;有的摸了摸面包上的焦纹,慢慢站起来,往忆核走,光带的范围,越来越大。
阿噬走到忆核旁,把旧帕缠在核上,又把混合腺液的松脂涂在核壳上,“娘的帕子,九境的暖,能护着核,以后我不会再让它被噬了。” 他的记忆基本恢复了,“娘以前说,噬忆境和蚀忆境是九境的外盾,只要守住这两境,九境的暖就不会被外雾侵,现在我懂了,守核不是守一块晶石,是守所有人的忆,守所有人的暖。”
苏轼松了口气,往光带里添了把松针,松针烧起来的暖光,和光带的光合在一起,“这光带能撑很久,混合腺液的松脂涂在核上,能挡黑雾,母虫现在也能输暖光,忆核暂时安全了。” 他看向林渊,“不过我们得查清楚,黑雾的源头在哪,要是源头没除,以后还会有危险。”
林渊点头,往境域深处望,黑雾最浓的地方,隐约有个黑色的影子,像个巨大的巢,“阿噬,你娘有没有说过,黑雾的源头在哪?”
阿噬顺着林渊的方向看,眉头皱起来,“娘说,境域深处有个‘噬忆巢’,是黑雾的源头,以前巢里没有雾,后来不知道怎么,巢开始喷黑雾,才让母虫变狠的。” 他的声音沉下来,“娘说,巢里可能有‘噬忆晶’,晶在喷雾,只要毁了晶,黑雾就会散。”
林渊握紧石刀,“看来我们得去趟噬忆巢,毁了噬忆晶,不然噬忆境和蚀忆境都不安稳,九境也会有危险。” 他看向小羽、苏轼、李清照、谢灵运,“你们愿意一起去吗?噬忆巢里的危险,可能比这里还大。”
小羽笑着点头,手里还拿着块焦面包,“有九境的暖,有焦面包的香,有你们,再危险也不怕,我们一起去毁了晶,让噬忆境没有黑雾。” 苏轼、李清照、谢灵运也跟着点头,“一起去,护九境,护家。”
阿噬看着他们,把旧帕往怀里塞,“我守着忆核,你们要是需要帮忙,就往忆核里输暖光,我能感觉到,会带着居民们帮你们。” 他往灶边走,“这灶留给你们,回来的时候,我给你们烤热的焦面包。”
暮色降临时,噬忆境的黑雾已经散了大半,忆核的光像颗小太阳,照亮了广场,居民们围着核,有的烤面包,有的绣焦纹,有的传旧物,眼里的光,越来越亮。林渊一行,往噬忆巢的方向走,石刀上的九境纹亮着,小羽手里的面包带着焦香,苏轼的松脂袋、李清照的绣线、谢灵运的砂痕瓶,都在怀里揣着——他们知道,噬忆巢的危险在等着,但只要九境的暖合在一起,只要心里有家,就能毁了噬忆晶,让噬忆境没有黑雾,让九境的暖,永远不散。
(本章约4200字)
【下章预告】
林渊一行抵达噬忆巢时,才发现这里比想象中更恐怖——巢是黑色的,像个巨大的蜂窝,巢壁上爬满了小噬忆虫,每只虫都在喷黑雾,巢中央的“噬忆晶”有磨盘大,晶里裹着一只更大的噬忆母虫(巢母虫),晶外的黑雾比境域里浓十倍,连九境纹的暖光都被压得淡了。林渊刚想靠近晶,就被小噬忆虫围攻,石刀上的九境纹开始泛黑;小羽烤的混合腺液面包,只能暂时逼退虫,却抵不住巢壁喷的黑雾;而巢母虫从晶里往外撞,晶壁每震一下,忆核的光就暗一分,阿噬在境域里喊着“核快撑不住了”,林渊一行必须在核灭之前,毁了噬忆晶,可晶壁比忆核壳硬十倍,他们根本破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