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张飆:反派死於话多,记住了!【月初求月票】
暗门无声滑开,一道魁梧的身影带著风尘与夜色潜入。
他动作矫健如猎豹,面容隱在兜帽的阴影下,但那股沉淀在骨子里的沙场悍勇与经年累月身处高位养成的威压,让烛火都仿佛为之一滯。
王爷看著不请自来的访客,眼中锐光一闪,指尖的玉佩缓缓转动。
待魁梧男子站定身形,才率先开口:
“你不该这时候来此。”
他的声音低沉,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警示:“饶州卫的烟火还未散尽,多少双眼睛盯著这里,你难道不清楚”
魁梧男子扯下兜帽,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稜角分明的脸,冷冷一笑。
紧接著,他径直走到王爷对面坐下,目光如炬,没有丝毫寒暄:
“我再不来,怕是下次就要给你收尸了!王爷,你到底还要纵容张飆那条疯狗到几时!”
他身体前倾,压抑的怒火在低沉的声音中翻滚:“耿忠死了,是你的人动的手,我无话可说!”
“可后衙那把火,烧掉了什么烧得掉张飆那颗非要刨根问底的心吗!”
王爷神色不变,语气平淡如常:“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耿忠无能,暴露是迟早的事,清理掉是必然。至於张飆……”
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越是疯狂,咬得越深,掀起的风浪就越大,对我们才越有利。”
“有利!”
魁梧男子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他猛地一拍桌面,震得烛台摇晃:
“你管这叫有利!你知道我派去刺杀他的人是怎么死的吗!”
“他手里那件火器,无需火绳,瞬间就能发射,威力惊人……”
“大明何时有了这等利器工部、军器局绝无此物!”
“足可见此子有多邪性!多不可控!他就是我们最大的变数!”
说完这话,魁梧男子死死盯著王爷,眼神锐利如刀:
“你口口声声说借他的刀杀人,可现在这把刀已经架在我们自己脖子上了!”
“他弄废了秦王,囚禁了晋王和周王,虽然为你扫清了障碍,但也让你即將暴露在皇上的视野中!”
“如今,他砍了耿忠,下一步就会顺著线索去撕咬齐王,再下一步呢!你以为你能永远藏在幕后吗!”
王爷缓缓站起身,在昏暗的光线中踱步,声音带著一种居高临下的算计:
“父皇老了,自从大哥薨逝,他就变得多疑、暴戾,越来越像个……孤家寡人。”
“他需要张飆这把快刀去割掉他心中的『腐肉』,去敲打所有让他睡不安稳的儿子。”
“我要做的,就是给这把火添柴,让火烧得更旺!让张飆去查,去咬,把所有的藩王,所有潜在的威胁,都拖到这泥潭里!”
“让父皇亲眼看看,他的骨肉,他的臣子,没一个能让他省心!让这大明朝堂因为这把火而猜忌四起,人心惶惶!”
“等到父皇心力交瘁,对这江山彻底失望,等到所有人都精疲力尽之时……”
他停下脚步,阴影中的脸庞带著一丝狂热:“那才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话音落下,他又看向魁梧男子,不容置疑地道:“现在跳出去硬碰硬,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
“取死之道”
魁梧男子霍然起身,与王爷针锋相对,浑身煞气瀰漫:
“我看你现在就是在悬崖边上跳舞!”
“皇上是老了,但他握著的刀把子还没松!只要张飆查到线索,锦衣卫无孔不入!”
“我等不了你那个虚无縹緲的『最好时机』了!”
他语气决绝:“我已经联繫了淮西那帮人,军中对皇上近年手段不满的大有人在!怨气已成,只待星火!”
“趁著张飆现在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正是我们动手的良机!”
“而不是在这里陪你玩这些弯弯绕绕,等著被那条疯狗嗅到气味!”
王爷听到这话,脸色瞬间阴沉如水。
他没想到魁梧男子竟敢背著他私下串联,这彻底打乱了他的布局。
“我说了,时机未到!”
王爷的声音冰冷刺骨,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我母妃的计划更为周全稳妥!父皇他活不了几年了,我们只需要耐心……”
“耐心!等到张飆顺著『养寇』这条线,查到当年给我『收尸』的人吗!”
魁梧男子粗暴地打断,脸上充满了不信任和孤注一掷的狠厉:
“我能死一次,不代表能死第二次!”
“王爷,你若还要执迷於这危险的游戏,那就別怪我自己找条生路!”
“我会用我的方式,先除掉张飆这个祸害,然后……做我们该做的事!”
暗室內的空气仿佛冻结了。
王爷死死盯著魁梧男子,胸膛因怒意而微微起伏。
这个被他从必死之局中捞出,赋予新身份和权势的『利刃』,竟然敢反噬其主。
“常茂——!”
王爷猛地踏前一步,声音如同来自九幽,带著被触犯权威的暴怒:
“你给本王听清楚了!”
“是谁在你『死讯』传遍朝野,连皇上派去验尸的人都確认了你那具精心准备的替身之后,给了你第二条命!
“是谁让你重见天日,手握无双权柄!”
“没有本王,你早就和你那替身一样,烂在泥里,被野狗啃噬得骨头都不剩了!”
【常茂】这个名字,如同最恶毒的咒语,狠狠刺入对方的耳膜。
魁梧男子整个人剧烈一震,脸上的激动、愤怒、决绝瞬间凝固,化作一片死灰般的惨白和深入骨髓的冰冷。
明朝建国之初,徐达、常茂、李善长、邓愈、冯胜、李文忠,被称为『开国六公爵』。
其中,李善长身为宰相,徐达、邓愈和冯胜是一代名將,李文忠是老朱的亲外甥,也有赫赫战功。
而常茂,却只能算是一个晚辈,属於青壮派。
常茂之所以被老朱封为『郑国公』,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常遇春。
洪武二年,老朱派遣徐达、常遇春分两路北伐,凯歌猛奏,两路大军大获全胜。
但是常遇春却在半路上病重,没等回到应天府,就已病逝。
老朱听闻后,简直不敢相信,遥想常遇春歷经多少次大战,都安然无恙,没想到天下太平后,常遇春竟然病死在自家帐中。
洪武三年,老朱宣布封常遇春的长子常茂为郑国公。
常茂也是当时最年轻的公爵,年龄不满20岁,所以常茂又被人称为“茂太爷”。
此后,老朱多次歷练常茂。
洪武二十年,老朱派遣冯胜为主帅,常茂、蓝玉为左右將领,起兵北伐。
然而,五个月后,老朱收到冯胜的战报,说本来已经劝说蒙古將领纳哈出来投降,没想到常茂喝醉,拔刀要杀纳哈出。
结果纳哈出逃跑,招降失败,皆是常茂之过。
老朱正要发火,又收到常茂的信。
他说冯胜识人不明,纳哈出是诈降。
当时纳哈出用蒙语给手下布置诈降任务时,他的手下听懂了蒙语,他来不及向冯胜匯报,所以才拔刀杀人。
常茂和冯胜各执一词,让老朱十分困惑。
最为滑稽的是,冯胜还是常茂的岳父,这翁婿二人互相攀咬,成了一时的笑话。
因为纳哈出是成吉思汗旗下大將木华黎的后代,老朱一直非常重视。
此事被冯胜和常茂搞砸,老朱的处理方式是,各打一个耳光。
他先是撤掉了冯胜的帅印,让其回应天府闭门思过,主帅由蓝玉担任,然后將常茂贬到了龙州。
常茂在龙州被冷落了三年后,发生了一件大事。
开国宰相李善长被杀,原因是十年前的胡惟庸逆案查出新线索,李善长牵连其中,所以被杀。
李善长曾经做过常茂的老师,和常茂关係很好,一同被杀的,还有几个和常茂关係甚密的將领。
於是,老朱就把矛头对准了常茂。
老朱下了一道圣旨给常茂,圣旨有两层意思:
第一,常茂在龙州已经三年了,之前犯了错误,要知道反省。
第二,李善长的案子很严重,如果常茂也牵连其中的话,就趁早招供,要等朝廷派人查出来,一切都晚了。
老朱的圣旨看似安慰,其实是敲打,让常茂惶恐不安。
过完年后,常茂连续给太子朱標写了两封信,朱標是常茂的姐夫,没想到朱標都没有回覆。
常茂实在没办法,便『积鬱成疾』,於当年病逝。
病逝前,他还给老朱写了遗书,承认了自己当年在军中的错误,但否认了和李善长有牵连。
老朱接到书信后,看了一眼,发现笔跡苍劲有力,完全不像是將死之人写的,便怀疑常茂是装死。
然后,他就派了两个大臣前往龙州,分別叫韩观和杨文,让他们去看常茂死没死。
两位大臣从应天府到龙州,最快也要一个月,再加上广西天气炎热,等他们到时,常茂的尸体已经腐烂。
於是,他们只能给老朱回復,常茂確实死了。
但常茂当年並没有死,他如老朱怀疑的那般,是诈死,棺材里只是和他面貌相似的人。
而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那些隱藏在权势下的屈辱,在王爷提起他名字的这一刻,被血淋淋地揭开。
他极其缓慢地、一寸寸地转过了身,背对著那个掌控了他『新生』的王爷,宽阔的背影在烛光下显得僵硬而孤寂。
良久,一个沙哑得仿佛被砂石磨礪过的声音,才在死寂中幽幽响起,带著一种斩断一切牵连的漠然:
“常茂……”
他重复著这个本该湮灭的名字,语气空洞。
“常茂,已经死了。”
话音未落,他已迈步走向暗门,步伐沉重而决绝,没有再回头看一眼。
暗门无声合拢。
王爷独自站在摇曳的烛光下,脸色铁青,紧握的双拳指节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