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 > 第153章 京都雅集,香韵传情

第153章 京都雅集,香韵传情(2 / 2)

“这麝香,曾是杨贵妃寝殿的常用香。”苏合香的声音带着几分悠远,“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寝殿中,常会点燃用麝香与其他香料调配而成的香品,香气能持续数日不散。当年复原这麝香时,我们曾遭遇不少困难——关键原料‘麝香脐’被安禄山叛军控制在河东地区,我不得不亲自前往河东,历经艰险才夺回原料。如今想来,那段经历虽惊险,却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盛唐香文化背后的历史重量。”

萧策接过话茬,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当时我率军驻守洛阳,得知苏馆长要前往河东,心中十分担忧。河东地区战乱频发,叛军巡逻严密,稍有不慎便会有生命危险。但苏馆长为了复原‘长安十二香’,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程。后来我才知道,她在夺取‘麝香脐’的过程中不幸受伤,却仍坚持在返回长安后立即投入复原工作,这份对香文化的执着,让我深感敬佩。”

屋内的众人闻言,纷纷对苏合香投去敬佩的目光。松井清玄站起身,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漆盒:“苏馆长对香文化的执着,让我深受感动。这个漆盒中装着的,是日本香道协会珍藏的‘古梅香’,是江户时代的香道大师根据唐代香方改良而成的。今日,我想将它赠予苏馆长,既是对您的敬意,也希望能为中日香道文化的交流添一份力。”

苏合香接过漆盒,打开后一股清雅的梅香扑面而来,带着冬日的凛冽与春日的温润。她郑重地躬身行礼:“多谢松井会长。这份礼物,我会好好珍藏。日后,我也会将‘长安十二香’的制作工艺与更多日本香道爱好者分享,让中日香道文化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雅集过半,萧策走到房间中央,手中拿着一张泛黄的图纸——那是他根据唐代军事典籍复原的“行军香”制作图。“各位来宾,接下来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唐代军事与香文化的关联。”他将图纸展开,指着上面的图案说道,“这是唐代军队使用的‘行军香’,其主要成分是艾草、丁香与沉香,既能驱蚊防虫,又能在夜间指引方向。在‘安史之乱’期间,我曾率军使用这种‘行军香’,在夜间行军时,士兵们只需循着香气的方向前进,便能避免迷路;而在宿营时,点燃‘行军香’,还能有效防止蚊虫叮咬,减少疫病的传播。”

一位研究唐代军事史的日本学者站起身,眼中满是兴奋:“萧先生,我曾在《通典》中读到过关于‘行军香’的记载,却一直未能确定其具体成分与制作方法。今日听您详细讲解,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不知您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唐代军队还有哪些与香文化相关的应用?”

萧策点头应允,随后便从“警世香”的预警作用,讲到“疗伤香膏”的药用价值,再到“安神香”在稳定军心方面的作用,条理清晰,旁征博引。他还拿出了自己根据唐代典籍复原的“疗伤香膏”样本,分给众人传阅,那香膏呈淡黄色,带着浓郁的草药香气,让在场的人无不惊叹于唐代香文化的博大精深。

雅集接近尾声时,苏合香与萧策共同点燃了“长安十二香”中的“郁金香”——这是她根据日本博物馆的残片样本,临时改良的版本。香气弥漫开来,带着异域的风情与盛唐的繁华,仿佛能让人联想到长安西市中胡商贩卖的异域香料,以及大明宫宴会上舞姬裙摆间的芬芳。

“这郁金香,是‘长安十二香’中最具异域风情的一种。”苏合香的声音带着几分憧憬,“唐代时,郁金香多从西域传入长安,是宫廷宴会上的珍品。此次来到日本,我希望能找到更多与郁金香相关的线索,进一步完善其复原工艺。也希望通过今日的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到,盛唐香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更是东亚乃至世界的文化财富。”

松井清玄站起身,眼中满是感慨:“苏馆长、萧先生,今日的交流让我深受触动。‘长安十二香’不仅是一组香品,更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一种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未来,日本香道协会愿意与‘盛唐香文化博物馆’建立长期合作,共同推动中日香道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让盛唐香韵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雅集结束后,苏合香与萧策漫步在京都的街头。夜色渐浓,街边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灯光映照在古朴的建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萧策牵着苏合香的手,轻声说道:“今日看到这么多日本友人对盛唐香文化感兴趣,我忽然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或许,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意义——无论跨越多少时空,多少国界,美好的事物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苏合香望着萧策的眼睛,眼中满是温柔:“是啊,就像这盛唐的香韵,历经千年,依然能打动人心。明日,我们还要去东京国立博物馆,亲眼看一看那块唐代郁金香残片,或许能有更多新的发现。未来,我们还要把‘长安十二香’带到更多国家,让中华香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晚风拂过,带着深秋的凉意与淡淡的桂花香。两人并肩走在石板路上,身影被灯光拉得很长,仿佛跨越了千年的时光,将盛唐的香韵与现代的温情,牢牢地交织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