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 > 第151章 香展启幕,古韵新声

第151章 香展启幕,古韵新声(1 / 2)

初夏的晨光透过“盛唐香文化博物馆”的雕花窗棂,在展厅的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苏合香站在“长安十二香”展区的中央,指尖轻轻拂过玻璃展柜里那只盛放“沉香”的青瓷香盒——盒身上缠枝莲纹的线条流畅细腻,是她当年在盛唐时,特意请西市最好的瓷匠定制的。如今,这十二只香盒并排陈列,在柔和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每一只都像一枚封存着千年记忆的琥珀。

“馆长,日本香道协会的代表团已经到门口了。”工作人员小周快步走来,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还有不少媒体记者,都在等着‘长安十二香’文化展开幕呢。”

苏合香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素色棉麻长裙。裙摆上绣着几簇淡紫色的薰衣草,是她特意让裁缝绣上的——现代的香料与唐代的纹样交织,恰如她跨越时空的人生。“萧策呢?他不是说要提前给记者们讲讲香文化在唐代军事中的应用吗?”

“萧顾问在后面的传习室,正给几个年轻学员演示唐代的焚香礼仪呢。”小周笑着说,“您没瞧见,那几个孩子听得眼睛都直了,说没想到古代的将军还懂这么多香道知识。”

苏合香莞尔。自从萧策适应了现代生活,便成了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文化顾问”。他讲课时,总会结合自己在盛唐的亲身经历,把枯燥的历史讲得鲜活生动。比如说到“行军香”,他会比划着当年在洛阳城外,如何靠香雾指引士兵夜间行军;提到“警世香”,他会细致地描述唐玄宗看到香体变色时,眼中闪过的震惊与警惕。这些细节,是任何史料都无法记载的。

她沿着展厅的回廊往后走,远远就听到传习室里传来萧策沉稳的声音:“唐代行军时,除了用香驱蚊防虫,还会在营地四周点燃‘报信香’——这种香的烟气颜色会随风向变化,若是发现敌军偷袭,哨兵只需调整香的摆放角度,中军帐里的将领就能通过烟气判断敌情。”

推开门,只见萧策穿着一件月白色的对襟长衫,正手持一只唐代样式的银质香匙,小心翼翼地将“行军香”的香粉舀进鎏金香篆里。阳光透过他身后的窗户,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让他眉宇间的英气多了几分温润。几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学员围在桌旁,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他说的每一个字。

看到苏合香进来,萧策停下手中的动作,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代表团到了?”

“嗯,都在前厅等着呢。”苏合香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桌上的香篆上——那是萧策按照盛唐时的样式,用桃木亲手雕刻的,上面刻着“平安”二字,“你这香篆雕得越来越好了,比当年在长安时的手艺还精进。”

“都是跟你学的耐心。”萧策轻声说,伸手替她理了理耳边的碎发,“当年你复原‘长安十二香’时,光是调配‘麝香’的比例,就试了不下二十次,我那时候还嫌你太执着。”

周围的学员们见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苏合香脸上微微一红,轻轻推了他一下:“别跟孩子们说这些,快跟我去前厅吧,日本的香道大师还等着呢。”

萧策点点头,将手中的香匙递给身边的学员:“你们先试着把香粉填实,注意不要弄散香篆的纹路,我回来再检查。”说完,便跟着苏合香往外走。

两人并肩走在回廊上,脚步声在安静的博物馆里轻轻回荡。苏合香看着身边的男人,忽然想起第一次在盛唐的长安见到他时的情景——那时他穿着明光铠,站在大明宫的城楼上,眼神凌厉如刀,正指挥士兵加强戒备。谁能想到,千年之后,他会穿着现代的长衫,陪着她在博物馆里传播香文化。

“在想什么?”萧策察觉到她的走神,轻声问。

“在想我们第一次在长安见面的时候。”苏合香笑着说,“那时候你还怀疑我是安禄山派来的奸细,差点把我抓起来。”

萧策也笑了:“那时候时局紧张,我不得不谨慎。不过现在想想,幸好那时候没把你抓起来,不然就错过了这么好的‘调香师’。”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了前厅。前厅里人头攒动,不少记者举着相机,对着展区里的“长安十二香”拍照。人群中,一位穿着和服的老者正站在“沉香”展柜前,神情专注地看着里面的香盒,他身边跟着几位同样穿着和服的随从,看起来应该就是日本香道协会的代表团。

“这位想必就是苏合香馆长吧?”老者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用流利的中文说道。他的头发花白,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里满是敬佩,“我是日本香道协会的会长,名叫松本清彦。早就听说您复原了唐代的‘长安十二香’,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